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候的意思、霜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候的解釋

下霜季節。 清 曹寅 《看西廊秋葉》詩之二:“錦窩人易嬾,霜候雁頻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霜候是漢語中表示“降霜時節”或“霜降氣候”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深秋至初冬出現霜凍的特定氣候階段。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演變及文學應用三方面詳述: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霜候”指“下霜的季節”,特指農曆九月前後氣溫驟降、地表結霜的時段。該詞由氣象現象“霜”與時間概念“候”組合而成,凸顯自然節律與農耕文化的關聯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語境,描述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


二、曆史淵源與詞義演變

  1. 古代天文曆法依據

    “霜候”與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直接相關。《禮記·月令》載:“季秋之月,霜始降”,古人以霜降為農事收儲的節點,此時寒氣初凝,草木凋零 。

  2. 詩詞中的意象化表達

    唐宋詩詞常借“霜候”渲染寂寥意境,如白居易《秋霁》中“霜候早寒生,殘燈照壁冷”,以氣候特征隱喻人生遲暮 。


三、科學内涵與地域差異

現代氣象學中,“霜候”對應日均溫≤0℃的初霜期,其具體時間隨緯度與海拔變化: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禮記正義》,中華書局,2016年校注本.
  3. 《全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網絡擴展解釋

“霜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霜候”指下霜的季節,通常對應深秋或初冬時節。這一詞由“霜”(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結的白色冰晶)和“候”(時節、氣候)組合而成,字面即“結霜的時令”。

2.出處與例句

該詞出自清代曹寅的《看西廊秋葉》詩之二:“錦窩人易嬾,霜候雁頻差。”,詩句通過“霜候”描繪深秋景象,并借大雁南飛表達季節更疊的意境。

3.延伸解析

4.相關擴展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于較為文雅的書面語。如需近義詞,可參考“霜季”“霜時”等,但需結合具體語境選擇。

若需進一步考證出處或詩句背景,建議查閱《楝亭集》等清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包乾制北方方言鄙詐吵螺蛳嗔诃掣搦翅人耽古短骨端闱獨樂獨占飛漱覆寫高層還補壞廢懽忭黃魚徽識假賬伽子驚楊葉禁省九牛一毫郡治開本困境藍靛纜樁撈采雷作溜鈎子琉球群島六淫卵用雞冥鈔撲奔祈福乞麾氣孔清淮寝滞囚虜商洽善沒時君收附手工藝順機索謝談朋友滕六跳舞玩月濊貊文心雕龍無所施其伎無憂履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