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韓詩的意思、韓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韓詩的解釋

《詩》今文學派之一。指 漢 初 燕 人 韓嬰 所傳授的《詩經》。 西漢 初傳《詩》者有 魯 、 齊 、 韓 、 毛 四家。“韓詩”創立者 韓嬰 , 文帝 時為博士官,推詩人之意而作《内外傳》數萬言。 西晉 時,“韓詩”雖存,無傳者; 南宋 以後《内傳》亡失,僅存《外傳》。今本《韓詩外傳》已非原書,有一部分已經後人修改。《後漢書·李恂傳》:“ 李恂 字 叔英 ……少習《韓詩》,教授諸生常數百人。” 李賢 注:“ 韓嬰 所傳《詩》也。” 羅惇曧 《文學源流》:“《魯詩》亡於 西晉 ,《齊詩》亡於 曹魏 ,《韓詩》亡於 北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及文學史角度解釋,“韓詩”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漢代《韓詩》學派(經學釋義)

指西漢學者韓嬰所傳的《詩經》學體系,為漢代今文經學“三家詩”之一(另兩家為魯詩、齊詩)。

韓嬰著有《韓故》《韓說》《韓詩内傳》《韓詩外傳》,其中僅有《韓詩外傳》十卷傳世。該書通過曆史故事闡釋《詩經》句子,融合儒家倫理與黃老思想,是研究漢代詩學思想的重要文獻。

來源依據:

《漢書·藝文志》記載:“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為《内、外傳》數萬言。”

《四庫全書總目》評其價值:“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詞,與經義不相比附,而儒者多稱之。”


二、唐代詩人韓愈的詩歌創作(文學釋義)

指中唐文學家韓愈(字退之) 的詩歌作品。韓詩以雄奇險怪、散文化筆法著稱,開創“以文為詩”之風,與孟郊并稱“韓孟詩派”。代表作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等,通過奇特意象與硬語盤空的語言革新,推動唐詩藝術轉型。

來源依據:

《新唐書·韓愈傳》稱其“卓然樹立,成一家言”。

清代葉燮《原詩》評:“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


“韓詩”兼具經學與文學雙重指向:漢代指韓嬰開創的《詩經》闡釋學派,唐代則特指韓愈的詩歌創作。二者分别代表了先秦經典傳承與中唐文學革新的高峰,是理解中國學術史與詩歌史的關鍵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韓詩是《詩經》的今文經學派别之一,由西漢學者韓嬰創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韓詩是漢代《詩經》研究的四大流派(魯、齊、韓、毛)之一,由燕人韓嬰在漢文帝時期創立。韓嬰通過推敲《詩經》中詩人的原意,撰寫了《韓詩内傳》和《韓詩外傳》兩部著作,總計數萬言。

  2. 曆史傳承

    • 興盛期:西漢時與魯詩、齊詩并列為官學,設博士官傳授。
    • 衰落期:西晉時雖存但無傳人,南宋後《内傳》失傳,僅存《外傳》。
    • 現存文獻:今本《韓詩外傳》已非原貌,部分内容經後人修改,但仍保留對《詩經》的獨特解讀。
  3. 學派特點
    韓詩注重結合曆史故事和儒家倫理闡釋《詩經》,與魯詩、齊詩同屬今文經學,而毛詩(古文經學派)則側重訓诂考據。韓詩在東漢時期仍有影響力,如《後漢書》記載李恂曾教授韓詩,門生數百人。

  4. 與其他學派的對比

    • 魯詩:西漢亡後失傳;
    • 齊詩:曹魏時期失傳;
    • 毛詩:唯一完整流傳至今的學派;
    • 韓詩:北宋後徹底失傳,僅存《外傳》殘本。

如需更完整的學術考據,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後漢書》注疏及《韓詩外傳》輯本(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憊倦變徵不憓菜枯超超玄箸乘運晨雞粗胪粗聲粗氣雕章琢句東山客斷絕督并垛業鲕鲲二土訪事附帶櫜服宮寝工銀遘奸皓首蒼顔懷蓄歡傳翦彩健婦介弟舊疾郡公款顧糧胥煉貧龍枕鴨燈論劍呂钜馬蒭杪小男觋鬧火火念顧遣兵調将輕狐雀立善信删易沈遜射屏時表時節殊策淘盆天開停柩拓辟違悮無窮門無是處兀卒顯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