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olin] 有四根調成相距五度的琴弦的弓弦樂器,音域從中央C下的G到上面的第四個C或更高
提琴的一種,體積最小,發音最高。舊譯作“梵啞鈴”。
小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小提琴屬于擦奏弦鳴樂器,由約70個部件組成,主要包括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托和琴弓。琴身長約35.5厘米,采用雲杉(面闆)和楓木(背闆/側闆)制作,通過木材振動産生獨特音色。四根弦按音高從低到高分别為G、D、A、E弦,音域覆蓋中央C下的G到第四個C或更高。
起源于阿拉伯地區,16世紀傳入意大利後逐漸定型。18世紀經斯特拉迪瓦裡、阿馬蒂等制琴家族改良,結構趨于完美,成為現代交響樂隊的核心樂器。早期使用羊腸弦,現代改用金屬絲與尼龍弦以提升音色表現。
•"樂器之後":與鋼琴、古典吉他并稱世界三大樂器
•交響樂支柱:在管弦樂隊中分為第一、第二小提琴聲部,分别承擔主旋律與和聲伴奏
•多場景應用:涵蓋獨奏、室内樂、爵士樂及流行音樂,近年更成為跨界音樂的重要元素
•表現力豐富:可演奏音階、雙音(如六度、三度)、和弦及半音階,運用揉弦、撥奏、跳弓等技巧
•音色拟人化:G弦渾厚如男中音,E弦清亮似女高音,能模仿人聲情感變化
•特殊技法:通過改變定弦、加弱音器或滑音實現多樣化音效
現存最貴小提琴為1720年斯特拉迪瓦裡奧斯琴,1990年以82萬英鎊成交。其制作工藝與音色美學至今仍是制琴師追求的典範,帕格尼尼等演奏家更将其技巧推向巅峰。
如需了解具體演奏技法或曆史名琴案例,可查閱相關音樂專業文獻。
小提琴是一種有四根弦的樂器,屬于弦樂器家族。它是一種高音樂器,在樂隊中常用來演奏旋律。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是西方古典音樂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
小提琴的拆分部首是玉和木,它的筆畫順序是豎、橫、豎鈎、撇、提、彎鈎、撇、捺。
小提琴這個詞源自意大利文的"violino",意為"小提琴"。小提琴最早是在16世紀末由意大利的制琴師制作出來的,後來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繁體字中的小提琴是「小」字旁加上「琴」字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小提琴的寫法可以是「瑟琴」、「鬹琴」等,這些寫法多與琴有關,強調琴的小尺寸。
他在舞台上演奏小提琴,引來了觀衆們的熱烈掌聲。
組詞方面,與小提琴相關的詞語有:琴弦、琴譜、弓子、琴館。
與小提琴有相似意義的詞語有:大提琴、中提琴。
與小提琴意思相反的詞語是:大鼓、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