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诎節的意思、诎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诎節的解釋

屈己下人,降心相從。 漢 陸賈 《新語·懷慮》:“故 管仲 相 桓公 ,詘節事君,專心一意。”《漢書·元後傳》:“﹝ 樂昌侯 商 ﹞國家柱石臣也,其人守正,不肯詘節隨 鳳 委曲,卒用閨門之事為 鳳 所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诎節(qū jié)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本義:屈曲肢體

指身體或關節的彎曲、蜷縮狀态。

古籍應用示例:

《禮記·喪服大記》記載:“凡襚者,袒、括髮、免、髽、衰、杖……诎節而哭。” 描述喪禮中人們屈身俯首、蜷縮肢體以表達哀痛的動作 。

二、引申義:自我節制與謙抑

由“屈身”引申為克制欲望、謙卑退讓的行為态度,強調在言行或處事中主動收斂鋒芒。

古籍應用示例:

《荀子·勸學》雲:“诎節而禮之,忠信愛敬之至矣。” 指以謙抑的姿态踐行禮儀,體現忠信愛敬的至高境界 。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3. 《禮記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荀子集解》(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網絡擴展解釋

“诎節”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用法分析:

  1. 字義拆分

    • 诎(qū):古同“屈”,意為彎曲、屈服,如《荀子》中“诎五指而頓之”指彎曲手指;也指言語鈍拙,如“辯诎”形容不善言辭。
    • 節(jié):本義為竹節,引申為關節、禮節、節操等,如“高風亮節”強調氣節。
  2. 組合含義推測
    結合兩字,“诎節”可能有兩種解釋:

    • 字面義:彎曲的關節(如身體部位的動作)。
    • 引申義:在禮節或氣節上的妥協、屈服,類似“屈節”(如《漢書·李廣傳》中“屈節辱命”)。
  3. 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若需準确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若為古籍或特定領域術語,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若為現代用法,可能為筆誤(如“屈節”更常見)。

若您有其他背景信息補充,可進一步協助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的暗碼闆殭薄透鏡寶位邊營兵長船廠穿貫詞波存思搗弄倒想登樓賦掉蕩調文地岊迩英殿噩兆翻把賬芳烈放情犯政封禅樹風政工人階級徽德芔吸火塔子柬房賤疏矯迹架田結實虀粉警巡考具克定攬總老大小蓮邦淩制齊齊秋縣忍耐力熱障缫絲商稅山谷詩句實務稅局嵩室貪黩坦易同氣連枝土法挽賃仙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