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蝨處裈的意思、蝨處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蝨處裈的解釋

亦作“虱處褌”。語出《晉書·阮籍傳》:“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不見羣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羣蝨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内,何異夫蝨之處褌中乎!”後因以“蝨處褌”比喻身處濁世,局促難安。 汪洪度 《黃山領要錄·雲谷禅院》引 清 蘖庵 《黃山紀恨》:“夫人生如虱處褌,都無善狀,祇有此快暢驚人,一手掌地,稍緻身其上,亦足以抉磨眼眚,浣刼襟塵。” 陳三立 《高麗宗亮過訪求詩因贈》:“嗟我亦如蝨處褌,何當鵠舉方圓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蝨處裈”是一個源自《晉書·阮籍傳》的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綜合如下:

1.出處與背景

出自魏晉時期阮籍的言論,原句為:“獨不見群蝨之處裈中……君子之處域内,何異夫蝨之處裈中乎!”。阮籍借此諷刺當時士人追逐名利卻困于世俗束縛的處境,以“蝨處裈”暗喻人在濁世中的局促與無奈。

2.字面與比喻義

3.結構與文化内涵

4.後世引用

清代文人如汪洪度、陳三立等曾用此詞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如“人生如虱處褌,都無善狀”,延續了阮籍的批判精神。

“蝨處裈”不僅是一個生動的文學比喻,更承載了古代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其核心在于揭示個體在環境壓迫下的生存困境,具有哲學與文學雙重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蝨處裈》這個詞的意思

《蝨處裈》是指一種古代的衣物織物,形狀類似于現代的内褲。它通常用來指代男性穿着的下裝,後來也引申為指代褲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蝨處裈》可以拆分為蝨(蟲)+處(夂)+裈(衣)。

蝨:部首蟲,總筆畫4。

處:部首夂,總筆畫4。

裈:部首衣,總筆畫12。

來源

《蝨處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儀服》中,其中記載了古代使用的各種衣物及其名稱。它的字面意思是虱子粘住處,形容褲子緊貼在身上的樣子。

繁體

《蝨處裈》(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所以《蝨處裈》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

例句

1. 他穿着一條鮮紅色的蝨處裈。

2. 這條蝨處裈是我買來給你的新衣服。

組詞

1. 蝨子:指身上寄生的寄生蟲。

2. 處:指地方或位置。

3. 裈褲:指褲子。

近義詞

褲子、褲裆、褲腿

反義詞

上衣、外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