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使人或物的狀貌安全顯現出來。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玄木冬榮,煌煌熒熒,奪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殫形。”《漢書·揚雄傳上》:“ 漢女 水潛,怪物暗冥,不可殫形。” 顔師古 注:“不可殫形,不能盡其形貌之狀。”
“殚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1. 基本含義
“殚形”指使人或物的狀貌完全顯現出來,強調通過細緻描述或展現,使對象的外形、特征毫無遺漏地呈現。其中“殚”意為竭盡、窮盡,“形”指形态、狀貌,組合後引申為徹底展現全貌。
2. 詞源與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例如:
3. 相關拓展
“殚”在古漢語中還可表示“滅盡”(如“池中魚為之殚”)或“畏懼”(通“憚”),但在“殚形”中僅保留“竭盡”的本義。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原文或對比其他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殚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勞累過度、精疲力盡。形容人的精神和身體都達到了極限,無力繼續下去。
殚形的部首是歹(dǎi),由此可以知道它與死、殉等字有關。它的筆畫數是9畫。
殚形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逍遙遊》篇,用來描述人精神疲憊的狀況。在繁體字中,殚形的寫法為殫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革和演變。然而,具體到殚形這個詞,其寫法并未有太大變化,基本保持一緻。
1. 他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整天忙得殚形竭力。
2. 考試前他通宵達旦地學習,結果考試時精疲力盡地殚形了。
1. 殚力:殚盡力氣,用盡全力。
2. 精疲力盡:形容精神和體力都達到了最低點。
近義詞:精疲力竭、疲憊不堪。
反義詞: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