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螭頭載筆的意思、螭頭載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螭頭載筆的解釋

《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張居正 《議處史職疏》:“議史臣侍直。謹按禮儀定式,凡遇常朝,記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後,近上,便於觀聽,即古螭頭載筆之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螭頭載筆"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典故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職官制度兩方面解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百官志》,指唐代史官"起居郎"的别稱。其構成中"螭頭"特指殿前雕飾的無角螭獸紋樣,象征皇家威儀;"載筆"則出自《禮記·曲禮》"史載筆,士載言",意為執筆記錄。

從職官職能來看,《舊唐書·職官二》明确記載:"起居郎掌錄天子之動作法度,螭頭載筆,前延群臣奏對。"史官立于殿前螭首浮雕處執筆記載帝王言行,形成"螭頭載筆"的職務特征。宋代類書《太平禦覽·職官部》引《唐六典》注雲:"天子禦正殿,則起居郎居左,舍人居右,有命則俯陛以聽,退而書之,謂之螭頭。"

該典故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引用,如南宋詩人陸遊《書歎》雲:"蛾眉遣嫁功名晚,螭首載筆歲月遒",喻指長期擔任史官之職。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六考辨:"唐制起居郎、舍人夾香案立殿下,謂之螭頭,以其碑碣有螭首,故以為名。"此說佐證了詞義與唐代宮廷建築形制的關聯。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螭頭載筆”是一個源自古代官制的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曆史淵源與用法

  1. 官職淵源:
    出自《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設“起居舍人”一職,史官需隨宰相入殿,在螭首(殿前雕飾的螭頭)旁執筆記錄朝政,故稱“螭頭載筆”。
    :明代張居正曾引用此典,強調史官應“近上觀聽”,延續古制。

  2. 文學引用:
    宋代梅堯臣詩中“未注螭頭筆”一句,即以“螭頭筆”代指史官的職責。


三、現代用法

該成語兼具官職職能與才華象征的雙重内涵,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搭爪電磁場電力拖動杜門絕迹飛路服慘該天旰爛鬼哭狼嗥含怆好名鶴甃後元音浣草環遊虎不食兒隳官戶郎謇緩澆冷水介節解熱徑捷敬上愛下局部麻醉柯條叩頭淋淋漓漓龍章虜酒麥行賣獄鬻官盟津泌尿系統木災辇從叛逃泡沫塑料歕薄潛蹤匿影切痛青蘋末清夜全能榷論讓陸絨毛軟癱子貨三克十二辰屬束炬添火填具王昌齡嵬昂五量仙人洞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