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螭頭載筆的意思、螭頭載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螭頭載筆的解釋

《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張居正 《議處史職疏》:“議史臣侍直。謹按禮儀定式,凡遇常朝,記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後,近上,便於觀聽,即古螭頭載筆之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螭頭載筆”是一個源自古代官制的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曆史淵源與用法

  1. 官職淵源:
    出自《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設“起居舍人”一職,史官需隨宰相入殿,在螭首(殿前雕飾的螭頭)旁執筆記錄朝政,故稱“螭頭載筆”。
    :明代張居正曾引用此典,強調史官應“近上觀聽”,延續古制。

  2. 文學引用:
    宋代梅堯臣詩中“未注螭頭筆”一句,即以“螭頭筆”代指史官的職責。


三、現代用法

該成語兼具官職職能與才華象征的雙重内涵,需結合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螭頭載筆》的意思

《螭頭載筆》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能夠容納智慧、才能的器具或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螭頭載筆》的拆分部首是蟲和章,它的總筆畫數為17。

來源

《螭頭載筆》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晉書·陸雲傳》中的一句話:“螭龍畸形,取就為足,頭則載筆。”後來,人們引申其意,用來形容一個人才華出衆。

繁體

《螭頭載筆》是《螭頭載筆》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所以《螭頭載筆》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稍有變化,不過基本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

例句

1. 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真是螭頭載筆。
2. 這個圖書館真是螭頭載筆,藏書豐富,人才輩出。

組詞

螭蛇(指傳說中有角有鱗的一種蛇類)、載物斯秤(指才德雙全的人),都是與《螭頭載筆》相關的詞語。

近義詞

融彙貫通、才華橫溢是《螭頭載筆》的近義詞。

反義詞

庸才、愚笨是《螭頭載筆》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