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近體詩中的絕句。因一首四句,故稱。 唐 韓愈 《酬馬侍郎寄酒》詩:“一壺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無詩酒,其如月色何!” 宋 蘇轼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之六:“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四句催。”
(2).指佛經中的偈。因四句合為一偈,故稱。 唐 胡伯崇 《贈釋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聽者盡歸依。”
“四句”在不同語境下含義有所區别,以下從兩個主要角度解釋:
1. 文學體裁中的四句詩 指由四句組成的詩歌形式,常見于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絕句。如:
2. 佛教中的四句偈 指佛經中以四句話構成的偈頌,用以闡釋佛法核心思想。例如《金剛經》末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類四句偈語言簡練卻蘊含深義,是佛弟子修行的重點内容。
其他可能含義:在特定語境中也可能指四句話組成的諺語、口訣等,但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若您有具體出處或領域,可補充說明以便更精準解釋。
《四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由四個字組成的句子。
拆分《四句》的部首是“口”和“人”,其中“口”位于左側,表示該字與口有關;“人”位于右側,表示該字與人有關。該字的總筆畫數為14。
《四句》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常用。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常以四個字為一個完整的句子,用以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或觀點。
在繁體字中,《四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字形上僅存在細微的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四句》的字形可能會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漢字的寫法經過演變和規範化的發展。古代漢字的字形是靈活多變的,因此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地域和書法家的書寫風格中,字形可能會有所差異。
以下是一些使用《四句》這個詞的例句:
1. 在這個作品中,作者用了四句表達了深刻的哲理。
2. 我喜歡寫四句,因為它可以簡潔地表達我的想法。
3. 這首詩由四句組成,每一句都傳遞着獨特的情感。
組詞:四句話、四句詩、四句歌。
近義詞:四字句、四字詞。
反義詞:一句、二句、三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