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孤拔。 王闿運 《桂頌》:“貞桂冬榮,南國之嘉,秀實孤挺,榮不再華。”參見“ 孤拔 ”。
“孤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猶孤拔”,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孤立挺拔、獨特出衆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孤挺”通過字面組合與文學化表達,傳遞出一種孤立卻堅韌、獨特而傲然的意象,常見于古典文學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需更多例句或來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平台。
孤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子」和「丁」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12個筆畫。孤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形态的演變過程。
在繁體字中,「孤挺」這個詞的寫法為「孤聽」。繁體字常用于中文文獻、書籍以及在台灣、香港等地。而在簡體字中,「孤挺」被廣泛使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孤挺」這個詞,古時的寫法為「孤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由于施加的約定和規則不同,一些漢字的形态和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1. 這棵孤挺的樹在細雨中堅守着。
2. 孤挺的山峰矗立于雲端。
3. 在人群中,他孤挺而立,給人一種特殊的存在感。
1. 孤雁:形容孤單的雁;
2. 挺立:指直立,形容堅定自信;
3. 孤峰:指獨樹一幟的高山;
4. 孤獨:指孤單寂寞;
5. 孤狼:形容獨自行動或生活的狼。
1. 孤獨:形容單獨、寂寞;
2. 獨立:形容獨自自立、不依賴他人。
1. 衆多:與孤挺相對,形容衆多人或物的存在;
2. 平凡:與孤挺相對,形容普通、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