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昧的意思、寡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昧的解釋

(1).謂知識淺陋,不明事理。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臣既寡昧,識無光遠,景命雖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宣和遺事》後集:“蓋以寡昧之資,藉盈成之業,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倖持權,貪饕得志。” 章炳麟 編《天讨·軍政府<讨滿洲檄>》:“其有壯士,寡昧不學,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途,初無邪正,黃白異種,互為商旅,苟無大害于我軍事者,一切當兼包并容。”

(2).指寡昧的人。 宋 陳師道 《拟禦試武舉策》:“不自聖賢詢於寡昧,延見田裡之士,究觀文武之宜。” 明 高啟 《卧東館簡諸友生》詩:“良儔秉高誼,寡昧豈見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寡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知識淺陋,不明事理
    指人學識淺薄、缺乏見識,無法清晰理解事物本質。例如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提到“臣既寡昧,識無光遠”,即自謙才疏學淺。

  2. 指代寡昧的人
    該詞也可直接指稱這類人,如宋代陳師道《拟禦試武舉策》中“不自聖賢詢於寡昧”,意為聖賢不向淺陋之人求教。

二、出處與用法

三、相關辨析

四、總結

“寡昧”屬于書面化表達,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洛陽伽藍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寡昧》的意思

《寡昧》是一個形容詞,表示生活、言辭或行為不明确或模糊,缺乏明确的表達或态度。

寡昧的部首和筆畫

《寡昧》的部首是宀(mián),總共有12個筆畫。

寡昧的來源和繁體

《寡昧》一詞源自于古漢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車攻》:“奏假暌暌,寡昧倚住。”在繁體字中,寡昧的寫法為「寡昧」。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寡昧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寡昧是用「寽寱」來表示。而在秦漢時期的篆書中,寡昧的寫法為「寡昧」。

例句

1. 他的回答寡昧不清,讓人無法理解。

2. 她說話總是寡昧其辭,讓人摸不透她的真實意圖。

寡昧的組詞

1. 寡昧之心:心存隱瞞或欺騙的态度。

2. 寡昧取向:觀念或态度不明确,缺乏明确的目标。

3. 寡昧其辭:言詞或表達模棱兩可,不明确。

寡昧的近義詞

1. 含糊:形容不明确、模棱兩可。

2. 模糊:指事物輪廓不清晰,難以辨認。

3. 不明:表示不清楚、不明了。

寡昧的反義詞

1. 明确:表示清晰、明白。

2. 清楚:表示事物或情況清晰、明了。

3. 坦白:表示直率、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