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矯厲 ”。《晉書·劉琨傳》:“﹝ 琨 ﹞素奢豪,嗜聲色,雖暫自矯勵,而輒復縱逸。”參見“ 矯厲 ”。
“矯勵”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ǎo lì,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矯”指糾正、改正,“勵”意為鼓勵、激勵,組合後表示通過糾正錯誤來激勵進步。該詞強調在修正不足的同時推動成長,例如在指出他人缺點時給予正向引導,幫助其改進。
在古籍中,“矯勵”偏向自我約束或克制,而現代語境更強調“糾錯+激勵”的雙重作用。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側重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晉書》相關篇章或教育類文獻。
矯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糾正和勵導他人,促使其進步和改善。
矯勵的部首是石和力,其拼音為jiǎo lì。石部表示與石相關的意義,力部表示力量。總共有10個筆畫。
矯勵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的《小星》中,用于指導他人糾正錯誤并激勵他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繁體字中,矯勵的寫法為「矯勵」。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矯勵的石部寫作「矢」,力部寫作「利」。
1. 他經常矯勵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2. 我們應該相互矯勵,共同進步。
1. 矯正:糾正錯誤,恢複正常。
2. 勵志:激勵人們追求目标。
3. 矯情:矯揉造作,裝腔作勢。
激勵、教誨、規勸
縱容、怠慢、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