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窘迫;困厄。踧,通“ 蹙 ”。《三國志·魏志·锺會傳》:“ 壹 等窮踧歸命,猶加盛寵。”《晉書·乞伏乾歸載記》:“今事勢窮踧,逃命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瑞雲》:“窮踧之士,惟有癡情可獻知己。”參見“ 窮蹙 ”。
“窮踧”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指“窘迫、困厄”,多用于形容人處于困境或生活艱難的狀态。例如《晉書》中“今事勢窮踧,逃命無所”一句,便描繪了局勢危急、無處可逃的境況。
通假字關系
“踧”在詞中通“蹙”(cù),兩者為通假字。“蹙”本身有緊迫、局促之意,因此“窮踧”可理解為“窮困緊迫”的複合表達。
文獻用例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窘迫”“困頓”等替代詞。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權威的釋義和例句。
窮踧(qióng jī)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貧窮、困苦”。這個詞的部首是穴(xué)和足(zú),共有11個筆畫。
窮踧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用以形容貧困的境況。它的字形中的穴部分意為“洞穴”,引申為“窘迫、困頓”的狀态;足部分則表示“腳步”的意義,暗示了“艱難、困苦”的處境。
窮踧的繁體寫法為「窮踧」。
在古代漢字拼音方案之前,窮踧這個詞通常以「窮踧」來表示。由于語言和拼音的發展,現在這個詞一般使用簡化字的寫法。
1. 他家境貧窮,生活十分窮踧。
2. 在那個農村,大家生活都很艱難,都是窮踧過日子。
窮踧一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多種形式,如:
- 窮踧潦倒:形容生活貧困、處境困苦。
- 窮踧寡歡:表示貧困困苦,生活乏喜悅。
- 窮踧愁苦:形容貧困壓力大,生活艱難。
與窮踧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 窮困:指生活困苦、貧窮的狀态。
- 貧苦:描述貧困、貧困的生活境況。
- 貧瘠:形容土地貧瘠、物産稀少。
與窮踧意義相反的詞語包括:
- 富裕:形容生活富足、財富充裕。
- 富有:表示財産豐富、富有經濟實力。
- 資産:指個人擁有的經濟財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