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恕的意思、度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恕的解釋

謂反省自身而寬厚待人。《管子·版法解》:“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於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於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度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ù shù,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基本含義

  1. 寬容與體諒
    由“度”(寬容、包容)和“恕”(原諒、體諒)組成,指在面對他人過錯時,以寬容的心态原諒對方。

  2. 自我反省與寬厚待人
    強調在寬恕他人前需先自我反思,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解釋源自《管子·版法解》的記載:“度恕者,度之於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於人。”。


二、使用場景


三、出處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管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度恕的意思

《度恕》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待人寬容、寬恕之意。在人際關系中,度恕是一種寬廣的胸襟和寬容的态度,能夠欣賞他人的不足,原諒他人的過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度恕》的拆分部首是「彳」和「心」。其中,「彳」是指行走的象形字,表示行為;「心」則表示内心、情感。

根據康熙字典,「度恕」的筆畫數為13,其中「度」的筆畫數為9,「恕」的筆畫數為4。

來源與繁體

「度恕」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秦儒家文化。儒家主張以仁義為核心,其中「度」強調的是寬容,「恕」則強調的是寬恕。在古代,對于待人接物的原則,「度恕」被視為重要的道德準則。

在繁體字中,「度恕」的寫法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沒有進行簡化,與簡體字的寫法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形态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在古代的寫法中,「度」的上方常常加有「場」字旁,表示場所的意思。而「恕」的古代寫法中,「心」的右下方常常加有「署」字旁,表示署名、寬恕的含義。

例句

1. 與人為善,學會度恕,可以建立更和諧的社會關系。

2. 盡管受到了傷害,他還是選擇度恕對方,以保持内心的平靜。

3. 在家庭和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學會度恕,給予他人一定的寬容和理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寬容、包容、恕己及人、仁慈、和善。

近義詞:寬恕、寬容、寬大、寬宥、宥恕。

反義詞:報複、仇視、狠心、殘忍、刁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