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人貪睡,不愛起床。多指早晨晚起。如:他就愛睡懶覺,叫了幾次都不起床。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整理,“睡懶覺”的詳細解釋如下:
指嚴重超過正常起床時間的睡眠行為,尤其指早晨因貪戀床鋪而推遲起床的情況。該詞多用于描述上班族、學生群體因工作日勞累,通過周末補覺但可能引發健康問題的現象。
除字面意義外,常被引申為批評懶散、缺乏自律的生活态度。例如用“别睡懶覺了”表達對拖延行為的提醒。
建議保持7-8小時規律睡眠,避免通過極端補覺破壞生物鐘。
《睡懶覺》是指在早晨本應該起床工作或學習的時間裡,繼續保持睡眠狀态而不願意醒來。這是一種消極的行為,表示對工作、學習或責任的懈怠和不負責任的态度。
《睡懶覺》的拆分部首是“⺼”(肉部)和“⾁”(肉部),共有16個筆畫。
《睡懶覺》一詞的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其中,“睡”字的本義為“夜晚休息,進入夢鄉”,而“懶覺”則表示“起床晚,遲遲不願意起來”。兩者結合形成了現代意義的“睡懶覺”。
《睡懶覺》的繁體寫法為「睡懶覺」。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睡懶覺》中的字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它們的基本形态和意義仍然保持一緻。
1. 他每天都愛睡懶覺,總是遲到上班。
2. 孩子們放假期間,可以睡個懶覺補充體力。
1. 懶洋洋(形容慵懶無精神)
2. 大懶蟲(形容極度懶散的人)
3. 睡眠(指進入夢鄉的狀态)
1. 懶散
2. 懶惰
3. 偷懶
1. 早起
2. 勤奮
3. 自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