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漚釘的意思、浮漚釘的詳細解釋
浮漚釘的解釋
門上裝飾的突起的釘狀物,形似水上浮漚,故名。《說郛》卷五七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金鋪》:“《風俗通義》‘門戶鋪首’:昔 公輸班 見水中蠡引閉其戶,終不可開,遂象之立于門戶。按今門上排立而突起者, 公輸班 所飾之蠡也。《義訓》曰:‘門飾,金謂之鋪,鋪謂之鏂,鏂音歐,今俗謂之浮漚釘也。’按此漚者,水上浮漚狀,亦類蠡也。”
詞語分解
- 浮的解釋 浮 ú 漂在水面上,與“沉”相對:浮橋。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兒。浮土。浮雕。 空虛,不切實:浮誇。浮華。 不沉靜,不沉着:輕浮。浮躁。 暫時的:浮記。浮支。 可
- 漚釘的解釋 即浮漚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行三四裡許,日既暮,始抵其宅,漚釘獸鐶,宛然世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陳寶祠》:“ 氜 從之。入朱門,漚釘獸鐶,宛似王侯第宅。”參見“ 浮漚釘
網絡擴展解釋
“浮漚釘”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門上的裝飾性突起釘狀物,因形似水面浮漚(水泡)而得名。其拼音為fú ōu dīng。
二、曆史與形制
- 起源
據宋代程大昌《演繁露》記載,公輸班(魯班)受水中螺蛳閉戶啟發,仿其形态設計門飾,後演變為浮漚釘。
- 外觀特征
呈圓形突起狀,排列于門扇表面,類似水泡的立體造型,兼具固定門闆與裝飾功能。
三、别稱與文化關聯
- 古代文獻中亦稱“浮樞”“鉜鏂”,現代多稱“門釘”。
- 部分資料提到其與“鋪首”(門環底座)的關聯,體現傳統建築裝飾的象征意義。
四、其他解釋辨析
有少數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輕浮不端”,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與方言或誤傳相關,需謹慎采信。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說郛》《演繁露》等古籍原文,或參考古建築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浮漚釘》是一個漢字詞語,以下是有關它的一些信息:
意思:
浮漚釘是指一種在水面上漂浮的大塊木頭或者浮标,通常用于标記航道或警示水域中的障礙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浮 - 拆分部首:氵(水部);筆畫:10畫
漚 - 拆分部首:氵(水部);筆畫:7畫
釘 - 拆分部首:金(金部);筆畫:9畫
來源:
《浮漚釘》這個詞源于水上航行的需要,用于指示航道或表示危險。
繁體:
浮漚釘(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并不一定與現代完全相同,但《浮漚釘》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類似。
例句:
1. 船隻在河道上根據浮漚釘來确定航線。
2. 這些浮漚釘标志着水域中的障礙物。
組詞:
浮标、釘子、釘釘、釘子、漚木
近義詞:
浮标、漂木、浮木
反義詞:
沉底、沉入、沉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