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磨滅;消耗。 唐 黃滔 《祭陳先輩文》:“且 彭祖 之延永壽,亦至銷磨。” 宋 劉過 《沁園春·贈王禹錫》詞:“便平生豪氣,銷磨酒裡。” 清 陳維崧 《沁園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詞:“誰相問,縱殘碑尚在,一半銷磨。” 魯迅 《書信集·緻韋叢蕪》:“許多生命,銷磨于無代價的苦工中,真是何苦如此?”
(2).消遣;閑度。 清 孫枝蔚 《溉堂六客詩·俠客》:“銷磨歲月費長吟,慷慨喜聞 燕 趙 音。” 老舍 《趕集·黑白李》:“有點小玩藝,比如粘補舊書等等,他就平安的銷磨半日。”
“銷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事物隨時間推移逐漸損耗、消失,或精力、意志等被逐漸消耗。
例句:
表示通過某種方式打發時間,帶有被動或無奈的情感色彩。
例句:
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銷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磨煉,消磨。它由部首“钅”(金屬)和“石”(石頭)組成,是一個兩部字。字形上看,“銷”下面是“石”,上面是“钅”,表示使用金屬磨石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南史·南梁書·蕭繹傳》中,形容人們經過時間、努力或考驗而變得更堅強。
銷:部首“钅”(金屬),筆畫數為9。磨:部首“石”(石頭),筆畫數為11。
《銷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的文獻中,後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演變。在繁體字中,“銷”保持不變,“磨”的繁體字為「磨」。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銷”的上半部分可以看作是兩個相對的“首”,下半部分表示“钅”,像是人的頭戴着帽子;而“磨”的上半部分是“石”,下半部分類似“摩”字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漢字演變過程中逐漸簡化。
1. 經過多年的工作和挫折,我終于銷磨出一副堅強的品質。
2. 夏天的高溫很容易銷磨人體的體力和精神。
銷毀、銷售、銷路、磨練、磨難、磨坊
錘煉、淬煉、磨煉、磨實
消磨、消除、磨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