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暮的意思、疲暮的詳細解釋
疲暮的解釋
暮年;衰老。 南朝 梁 沉約 《報王筠書》:“含咀之間,倏焉疲暮。” 南朝 梁 江淹 《燈賦》:“爾復朱燈空明,但為疲暮。”《南史·範缜傳》:“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疲暮詩《白髮詠》以自況。”
詞語分解
- 疲的解釋 疲 í 身體勞累的感覺:疲乏。疲倦。疲勞。疲憊。疲敝。精疲力盡。 懈怠,不起勁:疲塌。疲軟。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 暮的解釋 暮 ù 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日暮。暮氣。暮色。日暮途窮。暮鼓晨鐘。 晚,将盡:暮春。暮年。暮節。暮齒(晚年)。 晨朝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疲暮”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pí mù,注音為ㄆㄧˊ ㄇㄨˋ,其核心含義指暮年、衰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暮年衰老:指人的晚年或衰老狀态,常用于形容身體和精神因年邁或勞累而衰弱。例如南朝梁沈約在《報王筠書》中寫道:“含咀之間,倏焉疲暮”,表達時光飛逝、衰老突至的感慨。
2.文獻用例
- 南朝文學中的運用:
- 江淹《燈賦》:“爾復朱燈空明,但為疲暮”,以燈火比喻衰老的孤寂。
- 《南史·範缜傳》記載範缜“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疲暮詩《白髮詠》以自況”,描述未老先衰的狀态。
3.與其他解釋的差異
-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疲倦勞累的末尾階段”,但這一釋義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讀。主流權威解釋仍以“暮年衰老”為準。
4.使用場景
- 適用于文學、曆史文本中,形容衰老或時光流逝的意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文學作品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疲暮的意思
疲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疲勞和疲倦到了傍晚的時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疒和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疒是疔的簡化字形,表示疾病。莫是一個包含草字頭部首一點、二橫和左右兩個撇的字,表示不。
疒的部首是疒旁,總共有5個筆畫。莫的部首是艹旁,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疲暮》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日赴阙題壁》詩中,用以描述傍晚時分因疲勞而感到倦意的場景。
繁體
疲暮的繁體字是疲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疲暮的寫法為「疒暮」。
例句
1. 傍晚時分,他的臉上露出了疲暮的疲态。
2. 經過一天的忙碌工作後,我感到疲暮不堪。
3. 兒子持續加班趕項目,他已經到了疲暮的邊緣。
組詞
疲倦、疲勞、暮色、傍晚、黃昏
近義詞
疲乏、困倦、疲憊、疲敝
反義詞
精力充沛、旺盛、有活力、飽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