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的意思、阜康的詳細解釋
阜康的解釋
(1).富足康樂。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唐 陸贽 《韓滉加檢校右仆射制》:“軍無撓敗,俗以阜康。” 明 方孝孺 《甯野軒銘》:“惟昔有國,政簡而章。洽于萬邦,民俗阜康。” 清 吳偉業 《遇南廂園叟感賦》詩:“ 江 南昔未亂,閭左稱阜康。”
(2).指使富足康樂。《舊唐書·裴度傳》:“在 敬宗 時,阜康兆庶,爾則有活國庇人之勤。”
詞語分解
- 阜的解釋 阜 ù 土山:高阜。如山如阜。 盛,多,大:物阜民豐。民殷財阜。 筆畫數:; 部首:阜; 筆順編號:
- 康的解釋 康 ā 安甯:康樂(?)。康平。康甯。 空,空虛:蘿蔔康了。 寬闊:康莊。康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無病:康健。康複。康泰。健康。 豐盛:小康。康年。 姓。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阜康是一個漢語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 阜(fù):甲骨文象形字,本義為無石之土山,引申為豐盛、富饒。《說文解字》載:"阜,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來源:許慎《說文解字》)
- 康(kāng):甲骨文作"庚"形,本義為道路通達,後衍生出安甯、安樂之意。《爾雅·釋诂》注:"康,安也。"(來源:郭璞《爾雅注》)
二、詞義構成
合成詞"阜康"包含雙重語義:
- 物質豐饒:取"阜"的盛多之意,如《詩經·小雅》"如山如阜"形容物産堆積如山。
- 民生安樂:取"康"的安甯内涵,如《尚書·洪範》"五福"中"康甯"指健康平安。兩者疊加形成"物阜民康"的社會理想狀态,如清代方志常用"阜康之世"形容太平盛世(來源: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在當代語言應用中,該詞多用于地名(如新疆阜康市)或企業字號,承載着對地域發展、事業繁榮的美好寄寓。
網絡擴展解釋
“阜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彙本義
“阜康”由“阜”與“康”組合而成:
- 阜:本義為土山,引申為豐盛、富足;
- 康:意為安樂、安甯。
合稱表示“富足康樂”,多用于描述社會安定、物産豐饒的狀态。例如晉代《華陽國志》載“民物阜康”,唐代陸贽亦用“俗以阜康”形容百姓安樂。
二、地名應用
作為地名,“阜康”源自清代:
- 清乾隆年間設縣,取“物阜民康”之意命名,現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轄市;
- 其地理位置在烏魯木齊東北部,地處準噶爾盆地南緣,屬古絲綢之路要道。
三、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該詞頻繁見于古籍:
- 明代方孝孺《甯野軒銘》稱“民俗阜康”;
- 清代吳偉業詩句“江南昔未亂,閭左稱阜康”描繪太平景象。
“阜康”既是一個承載曆史願景的地名,也是漢語中表達繁榮安定的經典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矮個白庭鼻凹裡砂糖豳詩初級中學淳燿賜恤從時逮至大樹将軍大馭遞相董狐筆鬥趣乏頓訪英飛快鳳閣分宵貢瑞诟詛乖迂貫衆豪儁和頌鴻章荒獐歡意箐雞靜潔進鮮橘實客裡空課馬寇暴連比六儀籠鞋鸾辔馬具滿弓鬧标年丈逆睹憑憑譬釋戎右喪師辱國上禦涉手十二屬説明文探照燈田假同流合汙外母五利象隊相牟隰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