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沙堤的意思、白沙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沙堤的解釋

[Baisha Dyke] 指西湖的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

綠楊蔭裡白沙堤。——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詳細解釋

堤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斷橋 與 孤山 之間。也稱 斷橋堤 。相傳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時所築,故又稱 白公堤 、 白堤 。 唐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詩:“最愛湖東行不足,緑楊陰裡 白沙隄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杭州府·西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沙堤,漢語詞彙,特指中國杭州西湖著名的堤壩景觀,現多稱“白堤”。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面釋義與詞源

  1. 構詞解析

    • 白:形容堤岸沙土的色澤,因古代以白沙鋪築而得名。
    • 沙堤:指以沙土夯築的堤壩,古代常見于水岸工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321頁)

  2. 曆史地理專稱

    特指杭州西湖斷橋至平湖秋月的一段堤岸。唐代稱“白沙堤”,後為紀念白居易治理西湖的功績,民間漸稱“白公堤”(即今“白堤”),但非白居易所築。

    來源:《杭州地名志》(杭州市民政局編,1990年版)


二、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1. 詩歌經典意象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賦予其詩意美感,成為西湖春景的典型符號,象征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來源:《全唐詩》卷四百四十三

  2. 景觀文化載體

    堤上“一株楊柳一株桃”的布局始于清代,延續至今,體現中國傳統園林“師法自然”的設計理念。

    來源:《西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三、現代指代與保護


引用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年。
  2. 《杭州地名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3. 《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
  4. 《西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白沙堤”是杭州西湖的重要景點,具有曆史與文學雙重意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白沙堤是西湖著名堤岸之一,位于斷橋與孤山之間,全長約2裡,東起“斷橋殘雪”,西至“平湖秋月”。唐代時稱“白沙堤”或“沙堤”,宋代後曾改名“孤山路”“十錦塘”等,現通稱“白堤”。

二、曆史背景

  1. 名稱由來
    相傳為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主持修築,故又稱“白公堤”或“白堤”。但據考證,白居易所築堤壩原位于錢塘門外,現已不存,現存白沙堤為後人紀念他而命名。

  2. 地理作用
    白堤将西湖劃分為外湖和裡湖,并連接孤山與北山,成為市區與風景區的紐帶。

三、文學關聯

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寫下“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使白沙堤成為西湖詩意景觀的代表。詩中描繪的春柳桃花景色,至今仍是白堤的标志性風光。

四、景觀特色


注:關于“白沙堤”是否由白居易直接修建存在争議,部分資料認為現存堤壩為自然形成或後世修繕,但文學命名意義大于史實。

别人正在浏覽...

蚌蜃抱誠守真霸圖閉門卻掃鄙謬蒼術成埶徹晝觸鹿慈澤答辯膽礬打市語大援點籍地形東内動悟翻招符伍共患難鈎陳遘逆軌範師旱祭徊翔惶栗回奉勦民藉端潔朗浄話頸聯廥聚量體溫龍身露朵曼根茅盈泥污鷗保辟曆搶擄乾基遷秩七采秦正軀榦繞指勝絶受業術徑鎖南枝索子素約泰岱逃富退鹢無事生事寫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