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滅的意思、枭滅的詳細解釋
枭滅的解釋
誅滅。 三國 魏 曹丕 《策孫權九錫文》:“君振威陵邁,宣力 荊 南,梟滅兇丑,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鉞各一。” 唐 陳子昂 《為王美暢謝兄官表》:“近屬 虺貞 搆逆,惑亂 豫州 ,詿誤平人,自貽梟滅。”
詞語分解
- 枭的解釋 枭 (梟) ā 一種與鸱鸺相似的鳥。 勇健:枭勇。枭健。枭将。枭雄(a.強橫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傑出的人物)。 古代刑罰,把頭割下來懸挂在木上:枭首。枭示(枭首示衆)。 舊時指私販食鹽的人:鹽枭。
- 滅的解釋 滅 (滅) è 火熄:熄滅。 消失,喪失:滅口。滅亡。不可磨滅。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都被一起殺掉)。 淹沒:滅頂之災。 亡明着 筆畫數:; 部首:火; 筆
專業解析
"枭滅"是由"枭"與"滅"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漢字的本義及引申義進行解析:
一、字源解析
"枭"在《漢語大詞典》中有三重釋義:
- 指代貓頭鷹類猛禽,《詩經·大雅》載"為枭為鸱",鄭玄箋注"枭鸱,惡聲之鳥";
- 引申為勇猛豪雄,《淮南子·原道訓》稱"為天下枭";
- 特指古代斬首懸示的刑罰,《史記·高祖本紀》記"枭故塞王欣頭"。
"滅"本義為熄滅,《說文解字》釋"滅,盡也",後衍生出消滅、滅亡等義項,《國語·晉語五》有"國滅君死"的記載。
二、複合詞釋義
"枭滅"屬現代漢語中的動補結構合成詞,其完整釋義包含:
- 字面指徹底鏟除枭類生物
- 比喻義指完全消滅惡勢力或危險因素
- 曆史語境中可指代枭首示衆的刑罰制度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标注為書面語,多用于軍事、司法等領域的專業表述。由于屬于相對生僻的複合詞,建議在具體使用時結合上下文語境,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新華成語大詞典》進行語義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枭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發音:xiāo miè
- 核心意義:指邪惡勢力被徹底消滅或鏟除,常用來形容正義戰勝黑暗的過程或結果。
二、詞源與構成
- “枭”的象征:原指貓頭鷹,古代文化中常與兇兆、惡勢力關聯,後引申為“魁首”“強悍”之意(如“枭雄”)。
- “滅”的含義:消滅、終結,強調徹底性。
- 組合意義:通過“枭”代指惡勢力首領,“滅”表示終結,整體比喻對邪惡根源的徹底清除。
三、使用場景
- 曆史事件描述:多用于描述鏟除叛亂、平定禍亂的曆史事件。例如三國時期曹丕在《策孫權九錫文》中稱贊孫權“枭滅兇丑”。
- 文學作品: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曆史小說,如唐代陳子昂提及“虺貞構逆,自贻枭滅”。
- 現代引申:可比喻打擊犯罪集團、清除社會不良現象等。
四、例句與文獻引用
- 古代用例:
“君振威陵邁,宣力荊南,枭滅兇丑,罪人斯得。”(曹丕《策孫權九錫文》)
- 現代造句:
“掃黑除惡行動中,多個犯罪團夥被枭滅,社會秩序顯著改善。”
五、相關擴展
- 近義詞:誅滅、剿滅、肅清。
- 反義詞:滋生、縱容、姑息。
- 文化關聯:與“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正義主題相關,體現傳統文化中對善惡有報的價值觀。
“枭滅”不僅是一個描述物理消滅的詞彙,更承載着道德評判和文化象征意義,適用于曆史、文學及社會正義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按班半壁河山寶愛草驢場院持護淡水養殖盜決登馂第二次東征低濕斷決發症蟲風櫛雨沐覆杯付法戈旗股份合作制壞腹晦魄昏夭湖石嫁非挾纩江河日下矯制诘詢乩盤急旋旋可意老番遼甯省麗刑潞佛子沒十成納說鳥蟲篆朋肯恰來前休籤軸敲骨榨髓清凓虬角韶刀生毋相見,死毋相哭食而不知其味收網刷洗水箱四始髫年提燈忘機微過細故委利梧丘項領成險屯銷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