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護的意思、持護的詳細解釋
持護的解釋
(1).持誦護法。 唐 白居易 《祭中書韋相公文》:“因自開經篋,出《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十願品》一通,合掌焚香,口讀手授,雲自持護,始傳一人。”
(2).守護。 宋 蘇轼 《上呂仆射論浙西災傷書》:“仁人君子,當與意外持護,未可以壯夫常理期也。”
詞語分解
- 持的解釋 持 í 拿着,握住:持筆。持槍。持牢(把穩)。 遵守不變:堅持。持久。持操(保持節操)。持之以恒。 主張,掌管:主持。持平。持國。持重。持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對待,處理:持身(對待自己)。持盈。持
- 護的解釋 護 (護) ù 使不受侵犯和損害:保護。護衛。護理。護士。護航。護林。辯護。守護。 掩蔽,包庇:護短。庇護。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持護”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持”與“護”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單字的釋義及古籍用例綜合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
持誦護法(宗教語境)
指持續誦讀經文并維護佛法,常見于佛教典籍。如唐代白居易《祭中書韋相公文》中描述“口讀手授,雲自持護”,強調對佛經的虔誠誦讀與守護傳承。
-
守護(廣義保護)
泛指對人或事物的維護、照料。宋代蘇轼在《上呂仆射論浙西災傷書》中呼籲“仁人君子,當與意外持護”,即主張在災情中給予百姓特殊保護。
二、單字溯源
- 持:本義為“手握”(《說文解字》),引申為堅持、主張(如“持之以恒”“主持”)。
- 護:原指用言語防衛(《說文解字》),後擴展為保護、照料(如“維護”“醫護”)。
三、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多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日常表達中更常用“維護”“守護”等替代詞。若需引用古籍原句或強調持續性保護時,可酌情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護(chí hù)一詞的意思是持守和保護。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扌(手)和丨(豎)。拆分後的筆畫數是6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持護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持”的古代寫法是“扌寺”,而“護”的古代寫法是“扌士”('士'字下有一橫撫)。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漸演變,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在繁體字中,持護的寫法保持不變。無論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它們代表的含義都相同。
下面是一些關于持護的例句:
1. 我會持護這份友誼直到永遠。
2. 保安人員将持護着************。
3. 母親總是持護着我們的健康。
一些與持護相關的組詞包括:保護、支持、維護、守護等。
近義詞有:保衛、守衛。
反義詞有:放棄、損害。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