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項領成的意思、項領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項領成的解釋

語本《詩·小雅·節南山》:“四牡項領。” 鄭玄 箋:“四牡者,人君所乘駕。今但養大其領,不肯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後因以“項領成”形容頸脖挺硬,挾勢驕人,目中無人。 唐 杜甫 《投簡鹹華兩縣諸子》詩:“鄉裡兒童項領成,朝庭故舊禮數絶。” 仇兆鳌 注引《杜臆》:“鄉裡後輩,挾勢驕人。” 清 黃景仁 《史戺安之颍州便道見訪》詩:“若論事業頭顱在,莫數兒童項領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項領成”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1. 主流解釋(負面含義)
    源自《詩經·小雅·節南山》的“四牡項領”,鄭玄注解指出“項領”原指馬匹脖頸粗壯卻不肯出力,後引申為形容人驕橫自大、目中無人。例如唐代杜甫在詩中用“鄉裡兒童項領成”諷刺仗勢欺人的後輩。

  2. 其他解釋(正面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齊心協力完成事業”,拆分“項”(事項)、“領”(帶領)、“成”(完成)三字,強調團結合作。但此說法未見于古籍,可能與原意存在偏差。

  3. 使用場景與辨析
    在文學作品中,“項領成”多用于負面語境,如清代黃景仁詩句“莫數兒童項領成”暗喻年輕人傲慢。若需表達“團結”之意,建議使用“衆志成城”等更明确的成語。

該成語的權威解釋偏向負面,建議優先參考《詩經》及古代詩文用例。若需完整信息,可查閱《漢典》或相關詩詞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項領成的意思

《項領成》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事情辦成了,達到了預期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項領成》這個詞的部首是“工”,筆畫數為9。

來源

《項領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場。在古代官場中,領導下屬辦事時會頒發項羽纛(xiàng yǔ dào)來作為憑證,表示任務的完成。後來,人們将完成任務的意義引申為“項領成”。

繁體字

《項領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項領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項領成》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項領成」。

例句

他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順利地項領成了。

組詞

項目、領導、成功

近義詞

功成名就、圓滿完成、大功告成

反義詞

功敗垂成、失敗、未竟全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