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髫年的意思、髫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髫年的解釋

[childhood] 童年,幼年

詳細解釋

幼年。 唐 楊炯 《明威将軍梁公神道碑》:“丱歲騰芳,髫年超靄。” 明 屠隆 《昙花記·尹公冤對》:“你本是個最歹心人,方在髫年,便手刃父妾。” 徐念慈 《餘之小說觀》:“吾見髫年夥伴,日坐肆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髫年”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形容幼年或童年時期,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髫”指古代兒童垂下的短發,“髫年”即代指未束發(未到束發年齡)的孩童時期。該詞源于古人對兒童發型的描述,如《桃花源記》中“黃發垂髫”即用“垂髫”指代孩童。


二、年齡範圍

根據古籍記載:


三、文學出處與用法

  1. 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以“垂髫”指代無憂無慮的孩童。
  2. 楊炯《明威将軍梁公神道碑》:“丱歲騰芳,髫年超霭。” 形容幼年聰慧出衆。
  3. 《儒林外史》:“這是我髫年的相與了。” 指童年時期的交往。

四、相關年齡稱謂

古代對年齡的稱謂常與生理特征關聯:


“髫年”是古漢語中對幼年的雅稱,尤其特指女孩7歲、男孩8歲左右的童年階段。其文化背景與古代發式、換牙習俗密切相關,常見于詩詞典籍中,用以表達對純真童年的追憶或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髫年

髫年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年紀尚幼的少年。拆分成部首和筆畫,髟部表示“發”,而子部則表示“子女”。所以,髫年的構造部首為髟,總共有16畫。

來源

髫年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小雅·角弓》:“髫髻如雲、髋如花蓮。”意思是少年的發髻如雲彩,身姿如蓮花一般美麗。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髫的寫法如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髫年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

例句

1. 小麥在她的髫年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華。

2. 我有一個髫年的兒子,他總是充滿好奇心。

組詞

1. 髫年少年:指年紀尚幼的少年。

2. 髫年早逝:指在年輕時去世。

近義詞

1. 少年:指年輕的男性。

2. 幼童:指年幼的孩子。

反義詞

1. 老年:指年齡較大的階段。

2. 中年:指中間的年齡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