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骨榨髓的意思、敲骨榨髓的詳細解釋
敲骨榨髓的解釋
猶敲骨吸髓。 柯岩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個是被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敲骨榨髓,受盡欺淩的 阿琦婆 。”參見“ 敲骨吸髓 ”。
詞語分解
- 敲的解釋 敲 ā 打,擊:敲打。敲擊。敲詐。敲邊鼓(喻從旁幫人說話)。敲門磚。敲骨吸髓。旁敲側擊。 筆畫數:; 部首:攴; 筆順編號:
- 髓的解釋 髓 ǐ 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骨髓。精髓(喻精華)。 像骨髓的東西:脊髓。腦髓。延髓(後腦的一部分)。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細胞組成。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敲骨榨髓”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發音:qiāo gǔ zhà suǐ
- 字面含義:敲碎骨頭榨取骨髓,形容壓榨手段極其殘忍。
- 比喻義:指用極端殘酷的手段剝削、迫害他人,使其承受巨大痛苦或資源被徹底掠奪。
二、典故與出處
- 曆史淵源
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晉書·王敦傳》,描述東晉權臣王敦對下屬的殘酷迫害行為,後被引申為剝削壓榨的代名詞。
- 現代用例
作家柯岩在《天涯何處無芳草》中以此形容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的殘酷剝削:“一個被敲骨榨髓、受盡欺淩的阿琦婆”。
三、使用場景
- 剝削行為:如古代暴政對百姓的橫征暴斂,或現代資本對勞工的過度壓榨。
- 極端迫害:形容通過暴力或精神折磨使人屈服。
- 資源掠奪:比喻對自然或社會資源無節制的索取(如過度開采礦産)。
四、語言特點
- 結構:連動式四字成語,含遞進動作(敲→榨),強化壓迫感。
- 近義詞:敲骨吸髓、橫征暴斂。
- 反義詞:體恤民情、仁慈寬厚。
五、補充說明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情感色彩強烈,常見于批判性論述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晉書》或現代文學作品《天涯何處無芳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敲骨榨髓
敲骨榨髓(qiāo gǔ zhà suǐ)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虐待或折磨他人使其筋骨髓都受到嚴重的傷害。"
詞義解析
敲:用力敲打;骨:指人的骨頭;榨:榨取,壓榨;髓:指人體内的髓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敲:扣門旁(11畫)
骨:骨頭頭(9畫)
榨:木斬木(13畫)
髓:骨首骨首(19畫)
來源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綠》:“骨之榻矣,言父母子之性也。”敲骨榨髓一詞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的《續齊諧記》中,此後多用于形容折磨或虐待他人。
繁體寫法
敲骨搾髓
古時候漢字寫法
敲:敲字的舊字體寫作扣(kòu),表示用手指、器具等重重地敲擊。
骨:古時候骨的字形像一個斷裂的骨頭。
榨:古時候榨的字形是“柞”,表示用力使水從植物中擠出。
髓:古時候髓的字形是“骺”,表示骨頭中的髓内質。
例句
他犯下了許多罪行,可是法律隻能敲骨榨髓地懲罰他。
組詞
敲門、骨折、榨取、骨骼、髓質
近義詞
拷打、折磨、懲罰
反義詞
愛護、寬容、善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