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籤軸的意思、籤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籤軸的解釋

加有标籤便于檢取的卷軸。常用以泛稱書籍。 宋 程俱 《西安谒陸蒙老大夫觀著述之富戲用蒙老新體作》詩:“高堂發新稿,重複羅籤軸。”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汪遵》:“積書萬卷,束在高閣,塵暗籤軸,蠹落帙帷。” 康有為 《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時将入京上書》詩:“澹如樓上披籤軸, 京 洛 何堪憶故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籤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加有标籤便于檢取的卷軸,常用來泛稱書籍。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

  1. 詞義構成

    • “籤”:指标籤或标識,用于标記内容以便檢索。
    • “軸”:指卷軸,古代書籍的一種裝幀形式,如畫軸、卷軸(參考對“軸”的解釋)。
      二者結合,強調通過标籤分類的卷軸式書籍,便于整理和查找。
  2. 曆史用例與文獻出處

    • 宋代程俱在詩中提到“高堂發新稿,重複羅籤軸”,描述書籍陳列的場景。
    •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用“塵暗籤軸”形容藏書積灰,體現其作為書籍代稱的用法。
    • 康有為詩句“澹如樓上披籤軸”進一步印證該詞在近代文人筆下的延續。
  3. 應用場景
    古代藏書或文獻整理時,卷軸類書籍常附标籤以分類,如經史子集等。這種形式在書畫裝裱、檔案管理中亦有類似邏輯。

  4.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籤軸”一詞使用較少,更多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文獻或文學作品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代指書籍或文化載體的含義。

總結來看,“籤軸”不僅指具體的帶标籤卷軸,更承載了古代書籍管理與文化傳承的意象。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籤軸》的意思

《籤軸》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古代文人用來寫詩文的長卷紙張。這種紙張通常是由絲綢或紙張制成,形狀細長而纖細,適合書寫長篇的文學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籤軸》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籤”和“軸”。其中,“籤”的部首是“竹”,它的總筆畫數是6畫;“軸”的部首是“車”,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籤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書法作品中,他們會将自己的作品卷成長卷,以便保存和展示。這些卷軸被稱為《籤軸》。

在繁體字中,《籤軸》的寫法是「籤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而《籤軸》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籤軸」,字形相對于現代漢字略有不同。當時的字形更加複雜,筆畫更多,書寫風格也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用一整張《籤軸》來記錄自己的人生曆程。

2. 那裡展示着許多古老的《籤軸》,引人入勝。

組詞

1. 秋千(qiū qiān):指一種懸挂在兩個支點間,可以坐在上面搖擺的裝置。

2. 風景(fēng jǐng):指好看的自然景色或者人工設計的美麗景觀。

近義詞

1. 卷軸(juǎn zhóu)

2. 短箋(duǎn jiān)

反義詞

1. 攤開(tān kāi)

2. 打開(dǎ kāi)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