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始的意思、四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始的解釋

(1).舊說《詩經》有四始,各家說法不一:(1)指“風”、“小雅”、“大雅”、“頌”。《〈詩〉大序》:“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答張逸》雲:“四始,‘風’也,‘小雅’也,‘大雅’也,‘頌’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則為興,廢之則為衰。”(2)指“風”、“小雅”、“大雅”、“頌”的首篇。《史記·孔子世家》:“《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3)指“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魚》、《鴻雁》。《〈詩〉大序》:“是謂四始。” 孔穎達 疏:“《詩緯汎歷樞》雲:‘《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緯》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義,以《詩》文託之。”

(2).指農曆正月旦(正月初一早晨,為歲始)、冬至、臘明日(臘日的第二天)、立春。《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謹候歲始。歲始或冬至日,産氣始萌。臘明日,人衆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 張守節 正義:“謂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雲‘四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史記注》:“‘四始者,候之日’,謂歲始也,冬至日也,臘明日也,立春日也。《正義》專指正月旦,非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始"是中國古代《詩經》研究中的重要術語,指代《詩經》中四類詩歌的起始篇章,用以體現不同詩體的政治教化功能。該概念最早見于《史記·孔子世家》,曆代學者對其内涵存在兩種主流解釋:

一、《毛詩序》體系

以《關雎》《鹿鳴》《文王》《清廟》為四始,分别對應《詩經》的"風""小雅""大雅""頌"四部分起始篇。此說強調詩歌與周王朝政治體系的關系,認為四始象征王道教化從閨門至朝廷的擴展過程(參考《毛詩正義》)。

二、《史記》四時體系

司馬遷提出《詩經》四始暗合四季運行:"《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史記·孔子世家》)。該解釋将詩歌結構與自然時序相聯,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參考中華書局《史記》點校本)。

現代學者聞一多在《神話與詩》中指出,四始本質是上古曆法的文學投射,通過詩歌編排反映先民對時間秩序的認知(見上海古籍出版社《聞一多全集》)。這種觀點得到考古發現的甲骨文節氣記載佐證,證實四始概念與早期曆法存在深層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四始”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語,主要涉及《詩經》結構和古代曆法觀測,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詩經》相關的“四始”

  1. 四部分類說
    指《詩經》的四個組成部分:“風”“小雅”“大雅”“頌”。這一說法源自《毛詩序》,認為四部分分别對應不同層級的政治與道德教化作用。

  2. 首篇代表說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提到,四始是各部分的首篇詩歌,即:

    • 《關雎》為“風”之始
    • 《鹿鳴》為“小雅”之始
    • 《文王》為“大雅”之始
    • 《清廟》為“頌”之始
      這種觀點強調篇章的典範意義。
  3. 《詩緯》五行說
    漢代緯書《詩緯·汎曆樞》将四始與五行、曆法結合,認為《大明》(大雅)、《四牡》《南有嘉魚》《鴻雁》(小雅)分别對應水、木、火、金,但此說學術争議較大。


二、曆法相關的“四始”

古代觀測年歲吉兇的四個時間節點(《史記·天官書》):

  1. 正月旦:正月初一早晨,象征歲始;
  2. 冬至:陽氣初萌之日;
  3. 臘明日:臘祭次日,民間聚飲迎春;
  4. 立春:四季之始。
    此說用于占卜年景豐歉。

三、學術争議與總結

别人正在浏覽...

把玩無厭徧照筆研布袋差論車轍馬迹刍糧初淺觸物竄句撮囊打明電源吊唁鳳縷封人願伏方負立趕不及跟緝功力貴稱規程歡康火景火焰草镬煑匠畫劍戟森森見微衿服久喪雞鹜争食曠女了處累月令節流輸籠緻眉間俏目不交睫佩袋皮室兵蒲牢遷喬訖了青眸瓊刃軥輖沙飛賞味山畬神和子時雪獸炭跳驅武夫詳酌現狀消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