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多用狹而長的竹闆做成。 宋 張先 《蘇幕遮》詞:“柳飛綿,花實少。縷闆音清,淺發 江 南調。”
關于“縷闆”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縷闆是用于民族音樂或戲曲演奏時打拍子的樂器,通常由狹長的竹闆制成。其名稱中“縷”字既體現材質的纖細特征,也暗示樂器擊打時如絲線般綿密的節奏感。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宋代詞人張先在《蘇幕遮》中寫道:“柳飛綿,花實少。縷闆音清,淺發江南調”,描述了縷闆音色清亮的特點及其在江南曲調中的運用。這一記載表明,縷闆至少在宋代已用于音樂伴奏。
三、形制與使用場景
四、讀音與字形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器的分類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文獻《蘇幕遮》及傳統戲曲研究資料。
《縷闆》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編織時用來盤繞線線規整的木闆。
《縷闆》的拆分部首是“纟”和“闆”,其中“纟”是“纟”字旁,表示與織物有關;“闆”是漢字的一個常見部首,表示與木制物品相關。《縷闆》一詞共有10個筆畫。
《縷闆》源于古代編織時所使用的工具,用來盤繞線線以便更方便地進行編織工作。它的繁體字為「縷闆」。
在古時候,漢字《縷闆》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确定。
1. 她手中拿着一個用《縷闆》盤繞着的線團,專注地進行編織。
2. 他們在工作室裡準備了一些不同尺寸的《縷闆》,方便進行不同的織物編織。
1. 縷線:将細線或絲線盤繞成小圈的動作。
2. 縷織:使用《縷闆》或其他工具進行編織工作。
3. 縷密:形容編織物線密度高。
編織闆、線盤
解縷、拆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