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格言。《國語·周語下》:“觀之《詩》《書》,與民之憲言,則皆亡王之為也。”
(2).合乎禮法之言。 漢 趙岐 《<孟子>題辭》:“﹝ 孟子 ﹞恥沒世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而詒後人。”
“憲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格言
指具有警示或指導意義的精煉語句。例如《國語·周語下》中提到:“觀之《詩》《書》,與民之憲言,則皆亡王之為也”,強調通過經典文獻和格言反思曆史教訓。
合乎禮法之言
指符合傳統禮儀規範或法度的言論。漢代趙岐在《<孟子>題辭》中寫道:“(孟子)恥沒世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而诒後人”,說明孟子通過合乎禮法的言論為後人樹立典範。
如需進一步探讨詞義演變,可參考《國語》《孟子》等原典或權威注疏。
《憲言》是指一部關于國家憲法或憲政原則的法律文件或文件集合。
《憲言》的部首是宀(ㄚˇ•宀),由3畫組成。
《憲言》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形聲字構成。字形的宀部分表示“屋頂”,聲早的言部分表示讀音。表示國家憲法或憲政原則的一篇文章。
《憲言》的繁體字是「憲言」。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憲言》用的是蝌蚪文或篆書等古代字體,隨着時代的發展,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變化。
1. 國家的《憲言》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 你應該遵守校園的《憲言》和校規,以确保學習環境的良好。
憲政、憲法、憲章、言論宣傳
憲告、憲經、憲設
非憲、違憲、廢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