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宪言的意思、宪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宪言的解释

(1).格言。《国语·周语下》:“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

(2).合乎礼法之言。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詒后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宪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罕见或古雅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结合字源和典籍用法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宪"指法则、典范,"言"指言论、话语。合称"宪言"即具有典范意义的言论,特指符合礼法规范、可作为行为准则的教诲或训示。

例:《尚书》载"圣谟洋洋,嘉言孔彰",其中"嘉言"与"宪言"意近,均指圣贤的规范性言论。

二、古典文献中的用法

  1. 治国纲领

    古代多指帝王或重臣制定的治国方略。如《汉书·艺文志》提及"宪言"为"王官之政典",强调其权威性。

  2. 道德训诫

    儒家典籍中引申为道德准则。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宪章文武"时,以"宪"为效法之义,"宪言"即需效仿的圣贤教诲。

三、现代延伸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宪言"可理解为: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宪"的释义:法则;典范。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言"字条:言论;主张。
  3. 《说文解字注》:"宪,敏也",引申为法度(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因"宪言"为复合词,释义综合自多部辞书对单字的考据及典籍用例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宪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格言
    指具有警示或指导意义的精炼语句。例如《国语·周语下》中提到:“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强调通过经典文献和格言反思历史教训。

  2. 合乎礼法之言
    指符合传统礼仪规范或法度的言论。汉代赵岐在《<孟子>题辞》中写道:“(孟子)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诒后人”,说明孟子通过合乎礼法的言论为后人树立典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讨词义演变,可参考《国语》《孟子》等原典或权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半魄标船博大钵拿不足言彩照醇壹畜眼得似电机雕瘁地腊低留答剌东瀛分守浮瓜沈李槁暴耕莘梗玩顾复之恩惠好浑灏获麟火头食子瓠瓢架搆肩拜交赞基陛接驳襟抱精巢金光灿烂金镮季鹰鲈开山始祖柯烂辣子角谅士懔栗鸾回凤翥碌簌绿色免役七不堪请雨虬结绮园瞿塘荣茂水泄不通碎细贪惰梯道偷忍托人情微眇武丁象数狭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