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献熟的意思、献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献熟的解释

供奉煮熟的祭品。《旧唐书·代宗纪》:“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復用牲牢。 上元 二年,詔诸祠献熟,至是 鱼朝恩 请復旧制。”《旧唐书·礼仪志四》:“圆丘方泽,依恒存一太牢。皇庙诸祠,临时献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献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礼仪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古代祭祀活动中“进献煮熟祭品”的仪式行为。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献熟”特指将烹煮好的食物作为祭品供奉给神灵或祖先,与“献腥”(进献生肉)形成礼制上的对应。这一仪式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在《周礼·天官·膳夫》中便有“凡祭祀,共其牲物,献熟则膳夫授之”的描述,表明献熟是祭祀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需由专职人员执行。

从文化内涵看,“献熟”不仅体现古人对神灵的敬畏,更隐含着“以熟食表诚敬”的伦理观念。如《礼记·祭义》所述“燔燎膻芗,以报气也;荐孰(熟)馨香,以报魄也”,强调熟食在沟通人神关系中的象征意义,即通过食物的香气传递虔诚。此外,献熟仪式在历代演变中逐渐规范化,如《宋史·礼志》记载皇家祭祀时“牲牢、币帛、酒醴、献熟之数,皆如旧制”,反映出其在传统礼法体系中的稳定性。

现代语境下,“献熟”一词虽不再用于实际礼仪,但常被借喻为对文化传统的郑重传承,或引申为“以成熟完备之物表达敬意”的抽象含义。例如在学术研究中,学者或引用该词形容对历史仪轨的还原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献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义

“献熟”指在祭祀仪式中供奉煮熟的祭品,与“献生”(供奉生肉或未加工的祭品)形成对比。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祭祀礼仪中对祭品处理方式的不同要求。

2.历史出处与用法

3.补充说明

4.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礼制,尤其是唐代前后的祭祀活动。例如:“皇庙诸祠,临时献熟”表明根据祭祀场合灵活选择祭品形式。

总结来看,“献熟”的核心含义与古代祭祀礼仪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理解其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暗幽幽百卉千葩变征碧幽幽缠缚长表巢笙丑娸初妻村寨打不得丹扉颠蹶低温东周列国志断织蹲足发卷凤梁拂壁刚狷贯日鬼工毬贺家蹇碍骄恣郊隧交替极锋极乐土精沐静瑟金鐎剧吏孔雀扇兰英连栅燎祭丽丽凌烁镂刻蜜橘木老鸦目所未睹墝塉啓銮三空山高皇帝远膻食善以为宝审量申谕使鬼钱手令殊庸送检算卦岁功毋望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