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瞰:窺看;亡:外出。看到對方不在家時前去拜訪。形容本來不想拜見,卻又要走一趟拜訪的過場。
“瞰亡往拜”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kàn wáng wǎng bài,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釋義:
引申義:
形容本不願與對方見面,卻刻意選擇其不在家時走個過場,暗含表面應付、實則敷衍的虛僞态度。例如魯迅曾用此詞諷刺舊時“讀經”的虛僞形式。
該成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描述孔子為避免與權臣陽貨直接接觸,趁其外出時回禮,既遵守禮節又保持立場。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孟子》原文或魯迅相關雜文。
《瞰亡往拜》是一個較為古老的成語,源自于中國文化。它用來形容人們對過去的人或事物表示敬意、懷念和追念的行為。這個成語集中了瞰、亡、往、拜四個字,下面為你解析它們的意思。
拆分《瞰》:目(目字旁)+ 幵(開頭) → 筆畫數:11
拆分《亡》:亠(亡字上部)+又(又字旁)→ 筆畫數:3
拆分《往》:彳(止字旁)+ 〢(兩橫)+一(撇)→ 筆畫數:8
拆分《拜》:扌(手字旁)+ 人(橫)+ 八(豎)→ 筆畫數:8
《瞰亡往拜》最早出現在元代的《四庫全書》中,它的含義是指人們對過去的先賢或曆史人物表示崇敬和懷念的行為。
《瞰亡往拜》的繁體字為「瞰亡往拜」,意思和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現在有所不同。然而,《瞰亡往拜》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和現在幾乎沒有變化。
1. 我們應該時刻瞰亡往拜,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2. 孔子對待周代的文化和仁德非常敬重,常常瞰亡往拜。
3. 在這個莊嚴的紀念日,人們瞻仰英烈的墳墓,瞰亡往拜,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組詞:瞰望、往事、拜訪、仰望
近義詞:懷念、尊崇、敬仰
反義詞:遺忘、輕視、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