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粽子。 宋 劉過 《沁園春·觀競渡》詞:“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
“香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總結如下:
指粽子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尤其在古代文獻中。例如宋代劉過《沁園春·觀競渡》詞提到“香黍纏絲”,即以香黍代指粽子,描述端午節用絲線纏繞粽子的習俗。
谷物香氣(引申義)
部分資料提到“香黍”可指黍米煮熟後的芳香,或谷物散發的香味,但這一用法較少見。
部分網頁提到“香黍”可比喻事物最佳狀态或品德高尚(如“煮熟的黍米香氣”),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香黍”主要含義為粽子,常見于古典詩詞;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申為谷物香氣或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沁園春·觀競渡》等原文或權威詞典。
《香黍》一詞指的是一種香味濃郁的糯米,常用于制作糕點、飯團等食物,被認為是一種美食。
香黍的拆分部首是⺻和黑,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是6畫和12畫。
香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詩經》,其中有一首《豳風·香黍》的詩篇,描述了黍稷的豐收和供奉祖先的儀式。繁體字“香黍”也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在古代,香黍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略微的差異,但大體上仍然是用“香黍”這兩個字來表示。
1. 媽媽煮了一鍋香黍粥,香氣撲鼻,非常美味。
2.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個香黍糕,口感軟糯,讓人回味無窮。
香黍飯、香黍團、黍子、香米、黍皮餅
香米、糯米
白米、粳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