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銜在口中,佩在身上。引申為牢記,銘感。 三國 魏 曹植 《謝妻改封表》:“況臣含氣,銜佩弘惠,沒而後已。”佩,一本作“ 珮 ”。 南朝 宋 鮑照 《通世子自解啟》:“感今惟昔,銜佩無已。”
見“ 銜佩 ”。
謂永志不忘。極言感念。 林纾 《贈光祿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壽富公行狀》:“伏乞編入忠義之傳,以光泉壤,以慰忠魂,無任啣佩之至。”
“銜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án pèi,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盡管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銜佩”,但其核心意義仍可通過“感恩”“銘記”等詞體現。在仿古寫作或特定文學創作中,使用“銜佩”可增強表達的文雅性和曆史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詞語的具體用例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的詳細注釋。
《銜佩》這個詞源自于《左傳》,形容人的品德和能力很高,在社會上具有崇高的聲望和榮譽。
《銜佩》一詞的部首是“衣”和“人”,分别代表衣物和人。整個詞的筆畫為12畫。
《銜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是一個古代文獻的詞彙。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品德高尚、賢能有很高的評價和贊賞。
《銜佩》的繁體字為「銜佩」。
在古時候,字形有所變化。《銜佩》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衘佩」。
他素有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幹,深受人們的衷心敬仰和銜佩。
組詞:銜接、銜言、佩刀、佩劍。
近義詞:衷心佩服、敬仰欽佩。
反義詞:鄙視、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