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鐵的意思、尺鐵的詳細解釋
尺鐵的解釋
指武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争為先登。” 劉良 注:“尺鐵,兵器。” 唐 劉長卿 《從軍》詩之一:“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鐵的解釋 鐵 (鐵) ě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形容堅硬:鐵拳。鐵軍。鐵騎。金戈鐵馬。鐵漢。鐵蹄。鐵腕。 形容确定不移:鐵铮铮。鐵的紀律。鐵證。 形
網絡擴展解釋
“尺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但核心含義均與兵器相關,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後的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指短小的武器或兵器,常見于古代文獻。字面理解為“一尺長的鐵器”,代指劍、匕首等短兵器。例如唐代劉長卿《從軍》詩:“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此處“尺鐵”即指兵器。
-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提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劉良注釋為“兵器”。
- 宋代蘇轼在策論中曾用“尺鐵”比喻微小武力,如“以尺鐵抗強敵”。
-
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2)将其歸為成語,解釋為“評判事物的準則”,但這種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佐證,可能是基于“尺度”與“鐵規”的聯想引申,需謹慎使用。
-
常見誤用辨析
需注意與“尺兵寸鐵”等類似詞區分。“尺鐵”本身不包含“标準”含義,若需表達準則之義,建議使用“圭臬”“準繩”等更準确的詞彙。
該詞本義為短兵器,古代多用于描寫戰争場景;現代引申義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建議優先使用其原始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鐵》一詞的意思是指用于刻度量取的鐵尺。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屍”,表示人的形狀,第二個部首是“金”,表示金屬。根據字形結構,它的筆畫數為10畫。
《尺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尺子是用來測量長度和繪制直線的工具,而鐵則是一種常用的金屬材料。因此,為了更加精确和耐用,人們開始使用鐵制的尺子。
在繁體字中,尺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在古時候,尺鐵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一些細微差别。然而,這些差别主要體現在字的結構和形态上,對于字的含義并沒有太大影響。
以下是一些關于《尺鐵》的例句:
1. 他使用尺鐵測量了房間的寬度。
2. 這把尺鐵是家族傳承已久的工具。
3. 學生們用尺鐵繪制了一條直線。
與《尺鐵》相關的組詞包括:尺子、鐵尺。
近義詞可以是:鐵刻尺。
反義詞可能是:木尺、塑料尺。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