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所作之詩而引起的訟案。 宋 張舜民 《畫墁集·郴行錄》:“ 子瞻 坐詩獄,謫此已數年。” 清 顧炎武 《赴東》詩序:“ 萊 人 姜元衡 訐告其主 黃培 詩獄,株連二三十人。”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 雍正 興詩獄, 乾隆 毀故籍。”
“詩獄”指因所作詩歌内容引發的訟案或政治迫害,屬于文字獄的一種形式,常見于中國古代對文人思想的壓制。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性質
“詩獄”字面意為“因詩成獄”,即文人因創作的詩文被指控含有影射、諷刺或違禁内容,從而遭到官府定罪。這類案件常與政治鬥争或思想控制相關,屬文字獄的典型表現。
2. 曆史案例
3. 影響與評價
詩獄不僅壓制言論自由,還導緻文人自我審查,許多作品被刻意隱晦或銷毀。章炳麟在《訄書》中批評此舉為“毀故籍”,揭示了其對文化傳承的破壞。
“詩獄”是中國古代統治者以詩文為罪名打壓異己的手段,體現了專制社會對思想文化的嚴酷控制。
《詩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詩”指的是表達文學情感的一種特殊形式,它通過韻律和押韻來表達作者的感情和想法;而“獄”的意思是監獄或者牢獄。因此,《詩獄》指的是将詩歌創作作為一種不自由或困擾的狀态。
在《詩獄》這個詞中,兩個漢字的部首分别是“讠”和“犬”,它們分别位于左右兩側。其中,“讠”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言語”的意思;而“犬”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狗”的意思。兩個漢字的筆畫分别為“10”和“3”。
《詩獄》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出處,但它常常被用來描述在某種困境或困擾之中的詩人和文人。繁體字寫作「詩獄」。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些字的形狀和現代漢字稍有不同。在繁體字中,有的字可能有額外的筆畫或者一些部首的位置和形狀與現代漢字有所差異。然而,《詩獄》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寫法并沒有明顯的區别。
1. 他因寫了一首諷刺政府的詩而進了《詩獄》。
2. 有些文學家在悲傷和絕望中創作了一些令人悲痛欲絕的《詩獄》。
1. 詩篇
2. 詩壇
3. 詩人
4. 獄中
5. 獄友
1. 悲涼之詩
2. 囹圄之作
3. 囚籠的詩歌
1. 自由創作
2. 快樂詩歌
3. 暢達之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