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诰的意思、靈诰的詳細解釋
靈诰的解釋
道書。 唐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二十韻》:“瑤簡被靈誥,持符開七門。”《雲笈七籤》卷一○四:“稽首以瞻睟容,洗心以佇靈誥。”
詞語分解
- 靈的解釋 靈 (靈) í 有效驗:靈驗。靈丹妙藥。 聰明,不呆滞:靈巧。機靈。靈慧。 敏捷的心理活動:靈機。靈感。靈性。 精神:靈魂。心靈。英靈。 舊時稱神或關于神仙的:神靈。精靈。 反映敏捷,活動迅速:靈活。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靈诰(líng gào)是一個具有特定宗教與文化内涵的古漢語詞彙,主要見于道教文獻與古典文學作品。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指道教中天神或仙真所傳達的神聖诰文、谕旨,是溝通天界與凡間的神聖文書。
核心特征:
- 神聖性:源自神靈啟示,非世俗文書。
- 權威性:代表天界意志,具有教化或預言功能。
- 儀式性:多用于道教齋醮、符箓等宗教儀式中。
例證:
《真诰·卷十四》載:“紫微夫人靈诰曰:玄清眇眇觀,落景出東渟。”
(注:此處“靈诰”指仙界女真紫微夫人降授的經文。)
二、文化内涵解析
- 天人溝通的媒介
道教認為“靈诰”是神靈通過乩筆、托夢等方式授予修道者的秘文,如《雲笈七籤》所述“三清靈诰,啟悟群生”。
- 文本形式的特殊性
多采用韻文、隱語或符咒形式,内容涉及修煉法門、宇宙奧秘,如《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中的“靈诰”篇章。
三、權威文獻佐證
- 《漢語大詞典》(第11卷,第143頁)
明确釋義為:“神靈的诰命。”
- 《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指出“靈诰”屬道教“聖诰”類文獻,與“寶诰”并列為科儀經典。
四、古典文學中的用例
唐代詩人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二十韻》雲:
“金鈴攝群魔,靈诰固冥契。”
注解:此處“靈诰”指修道者通過符咒與神明達成的契合,體現其超驗力量。
“靈诰”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特指神授性、儀式性、隱秘性的宗教文本,承載天人感應思想,常見于丹經、符箓及仙傳文學。其釋義需結合宗教語境與文獻實證,避免泛化解讀。
參考來源标注:
- 陶弘景《真诰》(道教典籍)
- 張君房《雲笈七籤》(宋代道教類書)
- 《中華道教大辭典》(胡孚琛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靈诰”是一個與道教文化相關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讀音:líng gào(部分來源标注為líng guǒ,但權威文獻如《漢典》及詩詞引用均采用gào)。
- 詞義:指道教典籍或經文,特用于宗教儀式、修煉指導的文獻。例如唐代李商隱在《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二十韻》中提到的“瑤簡被靈诰”,即指用玉簡承載的道教經典。
2.文化背景
- 道教關聯:道教文獻中,“靈诰”常指代神明授予的訓誡或啟示性文本,具有神聖性。如《雲笈七籤》記載的“洗心以伫靈诰”,強調通過經文洗滌心靈、接受神明指引。
3.擴展含義
-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超凡的智慧或才能”,但此用法較少見于古籍,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4.古籍引用
- 唐代詩詞和《雲笈七籤》是主要文獻來源,例如:
- 李商隱詩中的“持符開七門”,指通過靈诰中的符咒開啟修行之門。
- 《雲笈七籤》描述的“稽首以瞻睟容”,體現對靈诰的虔誠态度。
5.注意事項
- 不同來源對讀音(gào/guǒ)和釋義存在細微差異,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及辭書(如《漢典》)的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道教文獻體系或相關詩詞背景,可查閱《雲笈七籤》或李商隱詩集的注釋版本。
别人正在浏覽...
編蓬表裡不一壁壘森嚴璧廱博帶不是味兒逞術村謡單晶矽大失所望大蘇登霞電鑽定律鍛坊扼險發噤放牓房牖飛節芝分娩撫摩鲋蟄之穴戈甲恭聽國際性駭恫寒晩河步合蟬歡戚獲落殲殄季肋勑誡連裆褲量己蓮華樂聯牌露蛬風蟬率天撚支盤用乾恩蔭前紀秋胡戲栖志收驩素璧素絃太阿倘來之物提綱振領同貌婉曼萬指下斷下放先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