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荒白米的意思、荒白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荒白米的解釋

指土地已荒圮,但還須按戶籍攤派折實征斂的賦稅。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荒白》:“賦稅中有荒白米,蓋以抛荒田地無可辦納之糧;又或田地濱江坍塌,而會計原額之數必不可少,故計荒地所宜納者,攤派於實徵田地之中,減半以徵,如每米一石加荒白米若幹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荒白米是一個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與古代農事背景解析:

一、詞義溯源 "荒"指土地未墾或災年歉收,《說文解字》釋為"蕪也",清代《康熙字典》引申為"五谷不熟"。白米特指未精加工的糙米,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稻去殼為白米"。組合後特指荒年所産糙米或貧瘠土地種植的粗粝稻米,常見于明清文獻,如《荒政全書》載"災年收荒白米濟民"。

二、語義演變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該詞逐漸衍生新義:①比喻基礎不牢的成果,如章太炎《國故論衡》評注"學理如荒白米,未經舂鑿";②代指粗劣制品,見民國《市井俚語考》"機織土布,坊間謂荒白米貨"。

三、現代應用 當代方言中仍有遺存,浙江《台州府志》方言篇記"糙粳米土稱荒白",福建《閩南語詞典》收錄"hng-beh-bi"發音條目,特指早籼糙米。農業農村部《中國糧食作物詞典》(2019版)将其列為古糧種學術稱謂。

主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宋應星《天工開物》農業出版社注釋版
  3. 俞森《荒政全書》國家圖書館古籍庫
  4. 農業農村部《中國糧食作物詞典》2019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荒白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與古代賦稅制度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指土地已荒廢或坍塌,但官府仍按戶籍強制征收的賦稅。該詞由“荒”(土地荒蕪)和“白米”(代指賦稅形式)構成,反映了古代苛稅現象。

二、曆史背景

明代文獻《客座贅語》記載,當田地因抛荒或自然災害(如江岸坍塌)無法耕種時,政府仍按原戶籍登記的田畝數征稅,導緻百姓需繳納“無産之稅”。這種制度體現了古代稅制的僵化性。

三、詞語構成解析

四、現代引申

部分詞典(如)将其引申為“無價值之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注: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常見于研究古代稅制的文獻中。

别人正在浏覽...

翺翺貝編北叟便疾壁挂不孤城河池魚之慮脣尖舌利春晚觸情湊付存處躭飲盜法凋喪定量分析動地度假反踵負芥挂落顧影函陝黃金時代狐神降抑建牙簡遠疾徐眷想決斷喀布爾毛玻璃鳴蛙铙歌便佞否極陽回起藳起講清品親昵秦學三四五上朝蜃閣生識深呼吸失溜疎剌試鋪雙梁鞋外禍王途峞文簟五石瓠兀卒鄉厲想入非非歙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