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仙之鄉。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孟郊 《遊韋七洞庭别業》詩:“ 崆峒 非凡鄉, 蓬瀛 在仙籍。”
(2).仙人的名籍。 唐 李商隱 《重過聖女祠》詩:“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明 袁宗道 《絕句》:“貧窮輒慕宦遊,将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幸遊魂悔罪,已登仙籍。”
(3).古以科舉及第為登仙,因稱及第者的資格與名姓籍貫為仙籍。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詩:“仙籍共知推麗藻,禁垣同得薦嘉名。” 唐 李滄 《及第後宴曲江》詩:“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禦樓。”
“仙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綜合了文學、神話及曆史背景:
神仙之鄉或清幽之境
指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于形容超凡脫俗的幽靜環境。例如唐代孟郊在《遊韋七洞庭别業》中寫道:“蓬瀛在仙籍”,以“仙籍”比喻友人隱居之地的清雅。
仙人的名冊
在神話體系中,指記錄仙人身份的名籍。李商隱《重過聖女祠》中“玉郎會此通仙籍”,即暗喻與仙界溝通的資格。此義項常被文學作品借用,表達對超然境界的向往。
科舉及第者的代稱
古代将考中進士類比為“登仙”,故稱及第者的姓名籍貫為“仙籍”。如唐代孟球詩句“仙籍共知推麗藻”,即以“仙籍”指代科舉成功者的名錄。這一用法反映了科舉制度在傳統文化中的神聖化傾向。
補充說明: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虛實結合,既承載道教文化色彩,又映射古代文人階層的社會理想。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側重含義。
《仙籍》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指代仙人的身份證明或仙人之間的名冊。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品德高尚,具有超凡脫俗的氣質。
《仙籍》的部首是人字旁(亻),它是漢字中常見的部首之一,表示與人有關的意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仙籍》一詞出自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常見于道教典籍和神話傳說中。在繁體字中,仙籍的寫法為「仙籍」。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仙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明朝時期的寫法為「仙籍」,清朝時期的寫法為「仙蹟」等。
1. 《仙籍》上記載了他成為仙人的卓越修行之路。
2. 他的仙籍很高,被譽為修行界的大能。
1. 仙道:指修煉成仙的道路和方法。
2. 仙人:指修煉成仙的人,具有神通和長壽的超凡存在。
3. 仙境:指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來形容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1. 仙卷
2. 仙譜
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