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力的意思、道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力的解釋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南朝 梁元帝 《香爐銘》:“蘇合氤氲,非煙若雲,時穠更薄,乍聚還分,火微難盡,風長易聞,孰雲道力,慈悲所薰。” 唐 呂岩 《敲爻歌》:“得者須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漢。” 宋 惠洪 《二十日偶書》詩之二:“臨事無疑知道力,讀書有味覺身閑。”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思重見,憑着咱道力無邊,特地把神通顯。”亦指一般的修養功夫。 梁啟超 《新民說》十:“制之有節,行之有恒,實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觀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然而我的師父究竟道力高深,他不說戒律,不談教理,隻在當天大清早,叫了我的三師兄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力”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釋義:

一、傳統文學中的含義(核心解釋)

指通過修道或自我修養獲得的内在功力,強調精神層面的提升:

  1. 本源定義
    源自道家思想,指通過修行積累的超越世俗的能力。如南朝梁元帝《香爐銘》中“孰雲道力,慈悲所薰”,描述修道者通過慈悲心獲得的精神力量。
  2. 擴展内涵
    宋代惠洪、清代梁啟超等将其引申為個人修養功夫,如梁啟超在《新民說》中以道力衡量品格高度,魯迅作品中也用此詞形容高僧的修為境界。

二、現代動漫中的特殊用法

在《海賊王》等二次元作品中,該詞被借用為“戰鬥力數值化指标”,但設定強調道力≠絕對實力(如提及)。此用法屬于特定作品術語,非通用詞義。

詞源演變對比

維度 傳統含義 動漫設定
力量來源 修道/修養積累 身體強度+戰鬥技巧
表現方式 精神境界、品格 數值化測量
典型用例 梁啟超評人格、佛學典故 CP9成員實力排名

提示:日常使用中若未特别說明,通常指傳統修養相關釋義。查詢古籍時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力是一個有着深刻含義的詞彙,它蘊含着道德力量和道義的力量。道力由兩個部分構成,即“道”和“力”。其中,“道”是一個獨立的漢字,意為道路、道義、道德等;“力”則表示力量、能力等概念。 “道力”的部首是“力”,它屬于右邊的部首,表示與力量有關。該字共有11個筆畫,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力”字的部分,下面是“道”字的部分。 “道力”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和哲學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道家主張人們追求道的本質,通過個體修煉和道德行為來達到道與人的和諧統一。道力代表了道德力量與道義的力量的結合,是道家思想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在繁體字中,“道力”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寫法中,“道力”并沒有具體的寫法記錄,因為它屬于後來用來描述道家思想的術語。然而,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與“道力”相近的詞語,如“道德力量”、“道義力量”等,它們在古代著作中經常被提及和解釋。 以下是一些例句,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道力”這個詞: 1. 他以強大的道力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質。 2. 擁有道力的人會以公平和正義的原則來對待他人。 除了“道力”,還有一些和它相關的詞彙: 1. “道德力量”:道德行為所包含的力量。 2. “道義力量”:道義所帶有的力量。 “道力”的反義詞是“力量失衡”,指的是在道義上失去平衡和力量。 通過對“道力”的解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詞彙。它代表了道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強調了道德力量與道義的力量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和運用道力來推動個體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