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诖謬的意思、诖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诖謬的解釋

謬誤。 宋 宋祁 《謝複侍讀學士表》:“左符待罪,方儆常箴,中制疏恩,遽還近職。祓前尤之詿謬,艷來寵之便蕃,撫已銜榮,無顔容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诖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謬誤”,指錯誤或不正确的觀點、言論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用例

3.與其他相似詞的區别

4.使用場景

5.權威來源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诖謬》的意思

《诖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錯誤、荒謬、不正當的意思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诖謬》的部首是讠(讠為「話」的旁邊)和谷(谷字底部),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诖謬》源自《說文解字》一書,它的解釋是:「失正理,沖撞是非」,指言語行為背離常理、沖擊真理。

繁體字

《诖謬》的繁體字為「誨謬」。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诖謬》的古代寫法為「誨䀾」,字形結構類似于現代寫法。

例句

1. 他的觀點完全诖謬,沒有經過仔細思考。

2. 這本書中充滿了诖謬的邏輯,毫無根據。

組詞

1. 诖謬性:指某種思想或觀點具有荒謬、錯誤的性質。

2. 诖謬言論:指錯誤、荒謬的言論。

近義詞

1. 背理:指違背常理、事實的行為或言論。

2. 荒謬:指毫無道理、出奇脫離常理。

反義詞

正确、合理、正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