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苛刻殘酷。《後漢書·王常傳》:“﹝ 王莽 ﹞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積失百姓之心。”《隋書·高祖紀上》:“﹝ 北周 ﹞ 宣帝 時,刑政苛酷,羣心崩駭,莫有固志。” 宋 範仲淹 《奏上時務書》:“薄於刑典,厚於惻隱……常戒百官,勿為苛酷。” 魯迅 《書信集·緻蕭軍》:“外國的批評家都不這樣說, 中國 的論客,論事論人,向來是極苛酷的。”
“苛酷”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kē kù,其基本含義為苛刻殘酷,常用于描述嚴苛的待遇、條件或政策。以下是詳細解析:
“苛酷”由“苛”(嚴厲、嚴苛)和“酷”(殘酷、嚴酷)組合而成,強調極端的嚴厲性和殘酷性。例如:形容政令嚴苛、生活條件艱苦或對人的要求過于苛刻。
“苛酷”一詞通過曆史文獻和現代用例,展現了其負面評價傾向,多指不合理的嚴厲或殘酷。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常見于政論、社會批評或文學作品中。
《苛酷》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某種情況或環境極端嚴酷、殘酷的性質。它常常指人、行為或情境對他人的要求非常嚴厲、無情,造成極大的困難或苦難。
《苛酷》的部首是艸,共有13個筆畫。
《苛酷》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流傳并廣泛使用。
《苛酷》的繁體字為「苛酷」。
古代漢字寫作「苛酷」。
這個訓練課程非常苛酷,讓學生們每天都感到筋疲力盡。
其他與《苛酷》相關的詞彙包括:苛待、苛責、苦難、艱苦等。
與《苛酷》意義相近的詞包括:殘酷、嚴峻、嚴厲。
與《苛酷》意義相反的詞包括:寬容、溫和、柔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