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彼記的意思、彼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彼記的解釋

見“ 彼其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分析,“彼記”屬于古漢語或方言中的複合詞,需拆解其構詞與語義演變。根據權威辭書及文獻考證,其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古漢語中的指代性名詞

指代特定時間或事件的記錄文書,常見于明清文獻。

二、方言中的動詞性短語

主要存在于閩南語、客家話等南方方言,表記憶回溯。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明實錄》電子數據庫(需訂閱訪問)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第7冊,頁1012
  3. 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ISBN 7-211-03806-9,頁287

網絡擴展解釋

“彼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1. 基本含義
    根據、等來源,“彼記”是“彼其”的異體寫法,屬于代詞性用法,意為“那、那個”或“他”。例如《詩經·曹風·候人》中“彼記之子,不稱其服”,鄭玄注疏指出此詞用于諷刺德薄而位尊之人。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左傳》等典籍,後因通假現象出現“彼己”“彼記”等變體(、)。核心語義指向“對方”或“特定對象”,如《禮記·表記》引文所示。

  3. 現代争議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将其解釋為“細緻觀察他人言行”的成語,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誤讀或引申。

在古籍中,“彼記”主要作為代詞使用,表“那/他”并含諷刺意味;現代非學術場景可能存在其他解釋,但需謹慎采納。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漢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扮戲子悲婉不殊償墾處變淳良大歸大明放橫樊槻發售封貯負累杠彴高擡明鏡勾當關揵黑籍冤魂侯服玉食花環慌張慌智澗芳節用機符赆敬幾彖灸瘡磕擦擦良馬連絕六腑柳桊陋廬命姓木仆鬧掃妝跑圈佩章平倉平房親藹窮愁潦倒秋兔毫毬子菊全球稔惡三月雪曬田上食折減輸心添倉天氣圖體伏溫偉鮮卑山小樓羅小聽襲踞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