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儲副的意思、儲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儲副的解釋

國之副君。指太子。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太子,國之儲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且 明帝 以聰亮英斷,益宜為儲副。”《明史·商辂傳》:“陛下踐祚十年,儲副未立,天下引領望久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儲副是漢語中的曆史稱謂詞,專指古代君主制國家中确立的皇位繼承人,通常指太子。《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國之副君”,即君主的法定繼任者,承擔着延續皇權、穩定政權的重要職責。該詞由“儲”(儲備)和“副”(輔助)組合而成,強調繼承人作為君主“預備角色”的身份屬性。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儲”本義為積蓄、預備,《說文解字》釋為“待也”,後引申為特指皇位繼承人的儲備;“副”則源自“剖符”制度,指與君主權力相匹配的憑證,如《禮記·曲禮》鄭玄注“副,貳也”,二者結合精準表達了儲君作為政權第二核心的法定地位。

曆史文獻中,“儲副”多用于正式文書。如《宋史·理宗紀》記載“皇侄秉義郎昀,乃太祖皇帝十世孫……可即皇帝位,儲副繼統”,明确将皇位繼承程式與“儲副”身份直接關聯。明清兩代官方文書中,該詞使用頻率顯著增加,成為禮制體系中的重要術語。

現代漢語中,“儲副”主要用于曆史研究及傳統文獻解讀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曆史詞條,标注為“古代稱太子”,建議在當代語境中使用“皇儲”“繼承人”等替代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儲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太子或國家的副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儲副”指太子,即皇位繼承人,強調其作為君主副手的地位。該詞由“儲”(儲備、預備)和“副”(輔助、次位)組成,合指“預備的副君”。

  2. 曆史用例

    • 晉代袁宏《後漢紀》提到:“太子,國之儲副”,強調太子對國家的重要性。
    • 《明史·商辂傳》記載明憲宗未立太子時,大臣上書稱“儲副未立,天下引領望久矣”,體現儲副關乎政權穩定。

二、文學與典籍引用

三、現代使用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在特定語境(如史學讨論)中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曆史背景,(詩詞用例)及(典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義謗譏寶庫鼈悶冰廳殡埋壁蝨不學好茶樹出推待年婦搗子典爨點瑟調署東家鬥進反風放歡方天發展心理學風宣鳳字臯薮古式河柳鶴山鳳尾合手下紅閨回祿之災醬瓜兒結存金溪決敗鈞容直菊酎凱捷嵁絶可不是攬引楞勁兩臉黎赤螺填魔劫女曹兒漚氹品頭評足秋煙如之何騷牛神敏霜照司阍髓結讬産五卅運動下火響赴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