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說琴弦和琴徽。《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參見“ 弦徽 ”。
“絃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釋義和内涵:
該詞常被用于文學語境中,表達對音樂本質或精神意趣的追求。例如:
《絃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樂器上的琴弦和琴徽。
《絃徽》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繩部,右邊是示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絃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音樂樂器。在古代,人們使用以龜甲、獸骨或木材制成的弦樂器,如古琴、古筝等。《絃徽》表示古樂器上的琴弦和琴徽,是音樂演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繁體字《絃徽》的寫法為“弦徽”。在繁體字中,“絃”和“弦”都表示樂器上的琴弦,“徽”則表示琴徽。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絃徽》在古代寫作“縣徽”。漢字的演變經曆了許多曆史變革,漢字的書寫形式也隨之發展和變化。
1. 他在演奏古琴時,輕輕撥動着細膩的練習徽。
2. 這首古曲需要巧妙地運用絃徽來演繹出悠揚的樂曲。
3. 演奏家用熟練的手法調整着樂器上的各個絃徽。
1. 絃歌:指以弦樂器伴奏的歌曲。
2. 絃索:指樂器上的細繩,用于連接手指與弦之間的部分。
3. 絃音:指弦樂器發出的聲音。
近義詞:紐弦、按徽,意思相近。
反義詞:扣擊、敲弦,與使用弦樂器相關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