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草上的露水。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陸地丹蕖,駢生如蓋,香露滴瀝,下流成池。” 唐 溫庭筠 《芙蓉》詩:“濃豔香露裡,美人清鏡中。” 前蜀 韋莊 《更漏子》詞:“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香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含義
指花草上的露水,常帶有自然香氣。該詞由“香”(氣味芬芳)和“露”(清晨凝結的水珠)組合而成,強調自然界的清新美感。
文學出處
最早見于晉代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陸地丹蕖,駢生如蓋,香露滴瀝,下流成池。”。唐代溫庭筠《芙蓉》詩中“濃豔香露裡,美人清鏡中”進一步以香露烘托意境。
比喻與延伸
在成語用法中,可比喻美好的氣息或事物,如形容優雅的言行舉止。例如現代造句:“戀愛是丁香露泣,清涼暖心”。
現代應用
部分藥品或化妝品會借用該詞,如“陳香露白露膠囊”,但需注意此類名稱多取其意境,與原始詞義關聯較弱。
提示:若需具體詩句或文獻的完整内容,可參考漢典、《拾遺記》等來源。
《香露》是指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常用于香水、化妝品等産品中。它能散發出愉悅的氣味,使人感到清新、舒適。
《香露》的拆分部首為“土”和“個”,總共由10個筆畫組成。
《香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源于古人對芳香氣味的喜愛與追求,以及對香水的制作和使用。
《香露》的繁體字為「香露」,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香露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具體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相關文獻記載的資料,我們無法詳細了解古時候漢字寫法的具體情況。
1. 她每天早晨洗完臉後會塗上一些清新的香露。
2. 這款香露具有持久的香味,讓人聞起來舒適愉悅。
3. 香露的芳香氣味使整個房間都彌漫了起來。
1. 香露瓶:用來盛裝香露的瓶子。
2. 香露泉:具有芳香氣味的泉水。
3. 香露浴:用香水調制的浴水。
1. 香水
2. 香氛
3. 香膏
1. 臭氣
2. 惡臭
3. 熏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