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繩屝 ”。古代喪服所着的草鞋。《儀禮·喪服》:“繩屨者,繩菲也。” 鄭玄 注:“繩菲,今時不借也。” 賈公彥 疏:“雲‘繩菲,今時不借也’者, 周 時人謂之屨子, 夏 時人謂之菲, 漢 時謂之不借者,此兇荼屨不得從人借,亦不得借人,皆是異時而别名也。”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器具》:“繩屝,草鞋也。”
“繩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喪葬禮儀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繩菲”(拼音:shéng fēi)指古代喪服中穿着的草鞋,通常用草繩編織而成。該詞亦寫作“繩屝”。
《儀禮·喪服》記載
“繩屦者,繩菲也。”鄭玄注:“繩菲,今時不借也。”
時代别稱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原文或漢代鄭玄注疏。
《繩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繩索頭端結有一個小環,用于系縛物品。
《繩菲》的拆分部首是“纟”和“菐”,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繩菲》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形成的,用來描述繩索的一種特殊結構。
《繩菲》的繁體字為「繩菲」。
古時候關于《繩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因為漢字的書寫形态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
1. 他用繩菲把木材捆紮在一起。
2. 這個繩菲非常牢固,不容易松動。
繩索、繩結、菲脖、環繩。
繩環、繩結。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