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硯磨穿的意思、鐵硯磨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硯磨穿的解釋

鐵鑄的硯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看榜》:“烏紗白髮人争羨,須知鐵硯磨穿。”參見“ 磨穿鐵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硯磨穿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指鐵鑄的硯台被磨穿,比喻人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治學精神。其典故出自《新五代史·桑維翰傳》,五代時期的文人桑維翰因相貌丑陋屢試不第,遂鑄鐵硯明志:“硯弊則改而仕。”後人由此将鐵硯磨穿與“磨穿鐵硯”并用,成為治學精神的象征。

從漢語釋義角度分析,該成語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其一,“鐵硯”指材質堅硬的硯台,凸顯器物之耐久;其二,“磨穿”強調時間累積下産生的質變結果;其三,整體構成主謂結構,通過誇張手法展現矢志不渝的求學态度。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成語常見于描述古代文人寒窗苦讀的場景,如元曲《醉寫赤壁賦》中“鐵硯磨穿,寒氈坐透”的表述。

現代漢語使用中,該成語多用于褒獎學術領域的堅持精神。例如:“考古團隊鐵硯磨穿,曆時十年終于破譯西夏碑文。”這種用法既傳承了曆史典故的文化内涵,又賦予其新時代的實踐價值。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将其歸入“勤勉勵志類”成語,建議與“韋編三絕”“懸梁刺股”等同類詞彙配合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鐵硯磨穿”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立志不移、持久不懈的恒心,尤其用于比喻讀書或治學的勤奮與堅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學出處:
    最早見于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将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強調寒窗苦讀的堅持。

  2. 曆史典故:
    五代時期,桑維翰因姓氏“桑”與“喪”同音被考官忌諱,屢試不第。他鑄鐵硯明志,稱“硯弊則改而他仕”,最終考中進士。此故事成為成語的重要來源。


三、用法與語境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恒心”與“毅力”的推崇,常與“韋編三絕”“懸梁刺股”等典故并列,強調成功需長期積累。


五、示例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具體文獻,可參考《西廂記》或《新五代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白草薄少湢測布拉柴維爾財賮才誇八鬥賝貢村塍帶砺擔幢倒盤雕趾蝶徑低勉抵牙兒餓鄉樊桐诽訿憤恚浮汩幹僮庚泥閣帖關賦孤勝宦孽豢腴花旗國嫁母賤穢狡好結腸祭日酒言酒語開枱空柯扣關來牟良執隆時埋殡罵辱懵騰面蕃謀維妾妃起節屈矯佉樓上拂閃展順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行證候退藏望樓無一時相友獻善遐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