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辟踴的意思、辟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辟踴的解釋

捶胸頓足。形容哀痛至極。辟,通“ 擗 ”。《禮記·檀弓下》:“辟踴,哀之至也。” 孔穎達 疏:“拊心為辟,跳躍為踴。孝子喪親,哀慕至懣,男踴女辟,是哀痛之至極也。”《禮記·問喪》:“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踴,殷殷田田,如壞牆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踴哭泣,哀以送之’。”《淮南子·主術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 清 戴名世 《弘光朝僞東宮僞後及黨禍紀略》:“ 志忠 仰天祝曰:‘以先帝之仁聖,遭禍亂至此,今無血胤,海内傷之,若果先帝子,願天誘其衷。’遂辟踴大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辟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pì yǒ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詞義

“辟踴”指捶胸頓足,形容哀痛到極點的狀态。其中:


2.文化背景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檀弓下》:“辟踴,哀之至也。” 孔穎達疏解為:“拊心為辟,跳躍為踴。孝子喪親,哀慕至懣,男踴女辟,是哀痛之至極也。”


3.相關成語與用法

“辟踴”常與“哭泣”連用為成語“辟踴哭泣”(bì yǒng kū qì),形容極度悲痛的哭喊,如《淮南子·主術訓》中“衰绖管屦,辟踴哭泣,所以谕哀也”。


4.現代意義

現代漢語中,“辟踴”已較少單獨使用,但作為成語或古語引用時,仍保留其原意,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喪禮習俗或相關文獻,可參考《禮記》《淮南子》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辟踴

辟踴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為“阻止跳躍”。辟踴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辛和足。辛為辛酸的意思,足為腳的意思。辟踴的拆分筆畫為12畫,其中辛部有7畫,足部有5畫。

辟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常常利用各種方法來阻止馬匹或其他動物踢騰跳躍,以避免造成傷害或危險。這一行為被稱為“辟踴”,因此演變成了現在的詞彙意義。

在繁體字中,辟踴的寫法未有明顯的變化,仍然是“辟踴”。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辟踴的形狀有略微差異,但整體結構保持不變,仍是由辛和足兩個部首組成。

以下是幾個使用辟踴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用實力辟踴了對手的進攻。
  2. 這個措施可以有效地辟踴事故的發生。
  3. 警察設下的路障辟踴了嫌疑犯的逃跑。

辟踴的組詞包括:

與辟踴近義的詞彙有:

與辟踴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