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傳的意思、符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傳的解釋

(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墨子·號令》:“諸城門若亭,謹候視往來行者符,符傳疑,若無符,皆詣縣廷言,請問其所使。” 孫诒讓 間诂:“《周禮·司關》有‘節傳’, 鄭 注雲:‘傳,如今移過所文書。’《釋名·釋書契》雲:‘過所或曰傳。傳,轉也,轉移所求執以為信也。’ 崔豹 《古今注》雲:‘凡傳,皆以木為之,長五寸,書符信於上,又以一闆封之,皆封以禦史印章,所以為信也。’” 岑仲勉 簡注:“即護照或通行證。”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四:“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繻、符傳、租稅之賦。”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私商貨物經官府允準,給予符傳,也得與外國人貿易。”

(2).指兵符。《後漢書·窦固傳》:“明年,復出 玉門 擊 西域 ,詔 耿秉 及騎都尉 劉張 皆去符傳以屬 固 。”《資治通鑒·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傳皆合之以為信。符,兵符也……此傳蓋亦行兵所用以為信,非度關所用之傳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符傳”是古代漢語中的一個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古代出入門關的憑證

符傳是古代符信的一種,主要用于出入城門或關隘的通行證明。根據《墨子·號令》記載,城門守衛需嚴格查驗往來行人的符傳,若發現可疑或缺失,需上報官府。其形制多為木制,長約五寸,上刻符信并加蓋禦史印章,類似後世的“過所文書”(通行證)。

2.指代兵符

符傳也指調遣軍隊的兵符,是軍事指揮權的象征。例如《搜神記》中提到符傳與租稅、賦役并列,說明其作為軍政管理的重要工具。


補充信息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可參考《墨子》《周禮》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傳》是一個漢語詞彙,它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1. 詞義:《符傳》是指一種記載神靈使用符箓的古籍,也是道教中關于符咒的傳統典籍。 2. 拆分部首和筆畫:《符傳》的部首是“⺮”(筆畫:2),整個詞共有5個筆畫。 3. 起源:《符傳》這個詞來源于古代道教的經典文獻,用來描述神秘的符箓的書籍。 4. 繁體字:《符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符傳」。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符傳》一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6. 例句:道士參照《符傳》的秘籍,用符箓為人祈福和驅邪。 7. 組詞:符箓、符咒、符文、符號等。 8. 近義詞:《符侯》、《符将》等詞彙含義與《符傳》類似。 9. 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符傳》有關。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