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福宮的意思、鹹福宮的詳細解釋
鹹福宮的解釋
明 代皇宮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 西二長街 之西曰 鹹福宮 , 神廟 時 惠王 、 桂王 共居之。”
詞語分解
- 鹹的解釋 鹹 (鹹) á 全,都:鹹受其益。 像鹽的味道,含鹽分多的,與“淡”相對:鹹味。鹹鹽。鹹水湖。 姓。 淡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鹹福宮是北京故宮内廷西六宮之一,具有深厚的曆史與文化内涵。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曆史沿革
- 始建與更名:鹹福宮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壽安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鹹福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和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分别重修。
- 功能變遷:最初為後妃居所,乾隆年間改為皇帝臨時起居處。嘉慶帝曾在此為乾隆守孝,道光、鹹豐帝亦曾居住。
二、建築布局
- 結構特點:為兩進院落,正門“鹹福門”為琉璃門,内有四扇木屏門影壁。
- 殿宇配置:前殿為行禮場所,後殿為寝宮。前殿面闊三間,黃琉璃瓦庑殿頂,形制高于西六宮其他五宮。
三、文化價值
- 藝術收藏:曾藏有王維《雪溪圖》、米之晖《潇湘白雲圖》等名作,東室“琴德簃”藏古琴,西室“畫禅室”為書畫鑒賞處。
- 特殊地位:雖屬妃嫔居所,但因多位皇帝居住,兼具禮儀與居住雙重功能,體現了明清宮廷建築的靈活性。
四、其他含義
- 成語引申:在部分詞典中,“鹹福宮”被解釋為“人人得享福祿”的成語,但此用法非主流,更多指向實際宮殿。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故宮博物院官網或權威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鹹福宮》的意思
《鹹福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鹹"、"福"、"宮"。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 "鹹"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畫。
- "福"的部首是"示",總共有13畫。
- "宮"的部首是"宀",總共有8畫。
來源
《鹹福宮》這個詞的來源于傳統的漢字使用。它指的是一個宮殿,以鹹和福之意為其宮内之座右銘。
繁體
繁體字形的《鹹福宮》為"鹹福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鹹福宮》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鹹福宮"。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鹹福宮》的例句:
1. 皇帝居住在鹹福宮,享受着豐盛的美食和美景。
2. 參觀鹹福宮,感受古代帝王的尊貴氣息。
3. 這座鹹福宮保存完好,展示了古代建築的壯麗。
組詞
與《鹹福宮》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1. 宮殿
2. 高貴
3. 居住
4. 裝飾
近義詞
與《鹹福宮》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皇宮
2. 禦所
3. 寶座
4. 金殿
反義詞
與《鹹福宮》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貧困
2. 破舊
3. 卑微
4. 落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